自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交通成為協同發展的先行領域。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可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和保障。當前,“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形,互聯互通的公路網絡全面構筑;京津雄核心區半小時通達,京津冀主要城市1小時至1.5小時交通圈加速形成,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綜合交通網絡基本形成;通勤人員乘坐定制快巴從河北燕郊出發,1小時到達北京國貿;快遞從河北發往京津,最快當天送達。交通一體化成果豐碩,正持續向縱深發展。
站在新起點,謀劃新未來。京津冀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交通一體化,為“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貢獻交通力量。
打通雄安新區骨干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封路、不斷流,京雄高速公路跨京良路、地鐵房山線鋼箱梁于近日頂推就位。這關鍵一步的“跨越”,為京雄高速年內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京雄高速北京六環至京冀界段已開通運營,五環至六環段計劃年內貫通。通車后,從北京駕車到雄安不到1小時。”中鐵六局京雄高速項目經理李雋介紹。
千年大計,交通先行。雄安新區交通從規劃起就堅持高點定位,編制完成《河北雄安新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等5個交通專項規劃,布局了“四縱兩橫”高速鐵路網、“四縱三橫”高速公路網、網格化普通干線公路網和“一干多支”水上交通體系。
巨大的旋挖鉆機緩緩鉆進,一根根鉆孔樁逐漸澆筑成型。在雄安至忻州高速鐵路(以下簡稱“雄忻高鐵”)雄保段建設現場,工人正在抓緊施工。“雄忻高鐵雄保段已全面進入主體施工階段。今年,雄保段新蓋房特大橋等3座大橋的鉆孔樁將完成施工,預計到明年實現大橋主體全部完工。”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雄忻高鐵項目總工程師李陽說。
與此同時,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以下簡稱“R1線”)也在緊張施工中。在建設現場,100多米長的大型盾構機不斷向前鉆進。這條最高時速200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全長86.26公里,共設8座車站,其中雄安新區段6座。
“R1線建成后,從雄安新區出發可實現30分鐘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1小時到北京麗澤商務區。”河北雄安軌道快線有限責任公司現場負責人楊夫澤說。
目前,雄安新區新建高速公路454公里。津石高速,京雄、榮烏新線,京德高速一期通車;容易、安大2條普通干線建材通道已投用。未來之城“四縱三橫”交通大動脈全面打通。
堅持高質量建設,創造雄安標準。在建設過程中,當地積極開展長壽命路面材料、設計與施工成套技術的研究,提高了路面使用壽命;堅持創新引領,攻克了超距雷達等技術難關,京雄高速智慧照明系統成功安裝投用;開設榮烏新線高速建設智慧化貨運通道,京德高速交通事故風險辨識系統完成實地測試;《雄安新區公路工程標準體系》中的67項標準全部高于目前國家標準……雄安新區用質量和創新描繪出“未來之城”的交通底色。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綜合規劃處處長呂慧哲表示,他們將加快完善雄安新區交通“微細血管”,把打造智能、綠色、創新亮麗名片作為新區交通運輸建設發展方向,進一步暢通雄安新區與京津、大興國際機場及周邊城市的交通網絡,緊緊圍繞智慧高速、智能出行、低碳發展,打造交通強國建設先行區。
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
5月26日,在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的張涿高速與北京G109新線高速連通項目上,小龍門隧道建設熱火朝天。“小龍門隧道是連通工程的重要節點。我們通過增加施工斜井,將主洞施工面由2個增加到6個,工作效率提高1倍,力保連通工程明年年底通車。”該項目經理南江介紹,屆時,這條路將成為北京連通河北的又一條重要通道,從北京西六環駕車向西前往河北將更加便捷。
同樣忙碌的還有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平谷線)河北段神威大街站施工現場,各種機械車輛正在緊張作業。車站主體結構內,工人們在深基坑下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鋼筋安裝、腳手架拆除與外運等施工。
“神威大街車站為地下兩層標準站,總長366米。目前,平谷線河北段首批兩個站點潮白大街站和神威大街站已分別完成總體土建進度的75%和74%。”神威大街站項目經理華俊一說。
平谷線西起北京市CBD區,經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三河市至北京市平谷區,全長81.2公里。其中,三河境內約30公里,設有燕郊、神威大街、潮白大街、高樓、齊心莊5座車站和1個車輛基地。平谷線建成后,將大大增強通州區對廊坊北三縣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這些生動場景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深入推進的具體展現。俯瞰京津冀,一張綜合立體交通網正在加速優化形成。
“軌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建設。截至去年年底,京津冀三地鐵路營業里程達10933公里,其中高鐵2575公里,實現高鐵覆蓋京津冀所有地級市,鐵路對20萬人口以上城市全覆蓋。
互聯互通公路網絡全面構筑。在河北省,公路里程達到20.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到8326公里,實現了縣縣通高速;打通拓寬京津“對接路”42條段共2540公里,連通干線公路48條、74個接口。
功能互補的津冀環渤海港口群基本建成,河北省沿海港口生產性泊位246個,設計通過能力11.6億噸,吞吐量達到12.8億噸。大宗物資運輸主樞紐港地位不斷鞏固。
一樞多支多點機場布局體系基本成形,河北機場集團以委托管理形式加入首都機場集團,京津冀機場群主要機場實現一體運營、錯位發展。石家莊機場空鐵聯運旅客占比保持在10%左右,對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的輻射能力不斷增強。
加快運輸服務一體化
早上7點的河北涿州東站熙熙攘攘,在北京工作的曹燕坐上從涿州開往北京的高鐵,25分鐘就能到達北京西站。“別看我住在涿州,其實和住在北京也差不太多,從家到單位1個小時,早晚車次選擇也很多,偶爾加個班也不耽誤回家。”曹燕說。
交通網絡更暢通,運輸服務更優化。京廊、京保、京涿通勤高鐵相繼開通。坐著京張高鐵去草原、搭乘京雄高鐵去白洋淀賞荷花更便捷。河北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實現全覆蓋,并與京津公共交通乘車刷卡互通。環京定制快巴開通運營,為通勤人員提供定制客運服務。目前,開通廊坊燕郊、大廠、香河至北京國貿的主線路3條、支線10條。
在河北廊坊香河縣安石路運河大道至冀京界段建設工程現場,工人正在進行跨北運河特大橋王家擺橋主橋鋼結構拱肋拼裝施工,同步進行著路面及附屬工程施工。作為北京市通州區與北三縣4條跨界道路中率先開工的項目,建成后將與通州區新石小路相接,是香河縣西部地區與通州區交通聯系的主要通道。
“安石路項目建設對促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總工程量已完成92.6%。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工程進度,爭取早日通車,更好滿足京冀間交通需求。”香河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韓鳳龍說。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藍圖清晰美好。未來,三地將持續強化區域路網聯通,完善雄安新區對外骨干路網,構筑更加便捷的交通圈;加強樞紐集群聯動,推動石家莊市與天津市聯合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構建“四港引領、多極聯動”的多式聯運綜合性貨運樞紐體系;優化區域協同航空運輸網絡,深化京津冀機場群一體管理;提升運輸服務一體化水平,加密環京地區定制快巴通勤服務網絡,織密北三縣跨區域通勤客運先行先試樣板;持續推動道路運輸電子證照推廣應用,促進跨區域互信互認。
“河北省未來5年交通投資將保持年均1000億元以上,鐵路、高速公路、港口基礎設施規模保持在全國前列。”河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宋仁堂表示,下一步,河北省交通運輸系統將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主要發力點,加快推動雄安新區對外交通網絡建設、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縱深發展和港口高質量發展,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