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莫須有式網暴 道歉不是罰酒三杯 天天動態

時間:2023-06-12 07:29:52       來源:北京商報

6月11日,“大叔地鐵上自證未偷拍仍遭曝光”事件涉事女子正式道歉,稱自己在地鐵上明明已經確認對方清白,依然在網絡上隨意散播視頻,由此給對方帶來極大傷害,并對此表示歉意。

事件之所以引發極大的輿論關注,在于該女子讓對方證實清白后,還利用網絡發布“小作文”,在沒有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對大叔進行網絡曝光,隨意給他人貼上侮辱性標簽,讓一場莫須有式網暴憑空生成。

“高高舉起的拳頭”不是“還沒開打”,而是通過網絡以另一種形式重重打在人身上了。憑極大主觀感覺代入,該女子隨意曝光視頻,這些操作看似簡單,卻因為關聯“偷拍”“猥瑣老頭”等字眼在網絡上興風作浪。


(資料圖片)

這些風浪中夾雜著不懷好意的猜測謾罵,甚至還激起了一些性別對立情緒。隨隨便便一篇不負責任的“小作文”,給當事人帶來的傷害常常是不可逆的,流量的漩渦一旦扭曲了事物的原貌,就失去了邏輯和理性,對普通人來說,即使還原真相也不足以抵抗。

那些貼上敏感詞條的個體遭遇、個人訴求,很容易在網絡上尋得群體共鳴,但未經驗證的一家之言一旦脫離了真實的底線,變成了隨意編故事博眼球、蹭流量、搞事情,就會透支網絡社會的公信力。

沒有底線的網絡曝光,更會極大地增加誘發網絡暴力的可能性。網暴雖表現為一種語言“軟暴力”,同樣可以侵犯當事人隱私權、名譽權、財產權,對人造成極大精神傷害,還可能加劇社會沖突與群體撕裂,讓整個輿論場烏煙瘴氣。

網絡給了人人麥克風,但手握麥克風不代表可以口無遮攔。造謠的成本太低、代價太小,才會一直有人置若罔聞,任憑圍觀者聽風就是雨,吃瓜信謠。

整治網暴,必須為網絡曝光扎緊圍墻。網絡曝光不能觸法律的紅線,更不能任意侵害公民的基本權益,公民的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以及個人信息權益都在列其中,要依法處理好公民自由表達和合法權利保護之間的關系。

今年,治理網暴首次寫入“兩高”報告。上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發文嚴懲網絡暴力違法犯罪。

表達有邊界,流量有底線。治理網暴,需從立法、監管、技術等層面綜合發力。從現階段的立法看,《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綜合立法,都對治理網暴作了相關規定。

不少法律界學者專家一直呼吁應當及早對網絡暴力立法,包括實名制注冊、平臺管理和約束、責任追究和法律適用等。

不管線上線下、大屏小屏,都不是法外之地。法治社會的肌理,應該是每個公民一以貫之,解決問題應以法為先、以法為大。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