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裴利瑞
從很多維度看,華寶基金的孫夢祎都是一位“非典型”的FOF(基金中的基金)基金經理。
與業內以定量為主的FOF投資流派不同,孫夢祎側重于定性。他認為,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就是選人,而基金經理投資的底層資產是債券和股票,除了參考基本的財務數據,投資在更多時候偏向定性,所以FOF基金經理也要用側重定性的方式選擇基金。實際上,絕大多數定量選基的FOF存在結果重合度過高的問題。
(相關資料圖)
和側重研究基金的FOF基金經理不同,孫夢祎把很大一部分時間是花在研究具體的行業和個股上。他認為,只有對基金經理購買的底層持倉有認知,才能真正分析這些基金經理選股選債能力的強弱,進而穿透到他們最本質的投資框架和認知能力。
在華寶基金內部,孫夢祎有一個很特別的標簽——“穿透型基金獵手”,在孫夢祎自己看來,他希望自己做最懂行業的FOF基金經理。
選基金定性
比定量更重要
“與很多FOF基金經理不同的一點是,我比較偏定性一點?!睂τ谧约旱耐顿Y策略,孫夢祎這樣說。
在當下基金行業,FOF投資普遍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策略挑選基金,由于很多FOF基金經理都有量化分析的背景,因此在策略上更側重于定量,即通過對歷史收益數據的分析,并通過量化因子模型進行選基和配置。
但孫夢祎認為,選基金,定性比定量更重要,他的投資策略是定性為主、定量為輔。
一方面,選基金其實就是選基金經理。除了量化基金經理外,大多數基金經理都是以定性的方式來選擇股票,當底層資產是以定性方式選出時,FOF再以定量的方式選擇基金,邏輯上并不合理。
另一方面,定量的方式一般是以歷史數據進行篩選配置,但國內權益基金的業績持續性一般,如果通過定量的方式選出過去一段時間業績表現較好的基金,持續性很難保證。
“此外,國內股票市場風格輪動較快,如果通過定量方式選擇基金,當市場風格發生變化時,很容易發生追漲殺跌的投資行為?!睂O夢祎表示。
理解市場和股票是關鍵
如何用定性的方式挑選基金經理,在孫夢祎看來,這需要FOF基金經理建立起自己對市場、行業以及個股的理解深度。
孫夢祎的從業經歷和很多FOF基金經理都不太一樣。他從2014年開始進入證券行業,最早主要從事上市公司資本市場業務,因此對股票投資形成了一定的理解。
他認為,FOF挑選基金,是要選出真正具備較強選股能力、交易能力的基金經理,這就需要FOF基金經理對基金底層的行業和股票有一定認知,深刻理解基金經理為什么投資某個行業,為什么選擇某只股票,為什么選擇在某個時點買入或者賣出這只股票,這才能真正地理解到選擇基金經理的投資本質,也是選到優秀基金經理的核心。
當然,FOF基金經理不僅需要挑選出好的基金,還需要對基金進行資產配置和組合搭建,因此,孫夢祎進一步指出,FOF基金經理還要對市場有自己的判斷。
比如,今年以來市場輪動加速,很多主動權益基金受制于基金合同、基金經理能力圈等因素無法及時跟上市場上漲的節奏,如果FOF基金經理能夠自己把握市場節奏,就可以通過行業主題基金、ETF等工具型產品進行配置,孫夢祎就在今年通過ETF參與了計算機、游戲等板塊的行情。
整體來看,孫夢祎的投資組合可以分為“核心+衛星”兩大塊,各占50%。其中核心倉位主要以均衡型基金作為底倉,長期持有,這部分需要挑選能力圈寬廣、持倉均衡、風格穩健的基金經理;衛星倉位則又分為兩塊,30%的倉位挑選主動型的行業輪動型基金,剩下的20%則留給自己做ETF配置,進行主動管理。
孫夢祎表示,自己除了研究基金產品之外,還要花大部分時間用于研究行業和股票,“FOF基金經理自己建立起來的對市場、行業以及個股的理解深度,是挑選基金經理并進行組合配置的基礎,也是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
不斷挖掘黑馬基金經理
眾所周知,規模是業績的天敵,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往往會迎來規模的迅速增長,這也對FOF投資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斷挖掘新的“黑馬”基金經理。
在這方面,孫夢祎尤其勤奮,比如在2022年,他和基金研究員參加了1000多場行業和個股的路演,也調研了將近400位基金經理,但最終選入庫的不到30只基金產品。他表示:“我自己工作很努力,所以調研時也喜歡比較勤奮的基金經理,雖然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沒有付出肯定沒有回報,我相信超額收益來自于勤奮和認知?!?/p>
孫夢祎的調研內容也和很多FOF基金經理不盡相同。相比于詢問基金經理如何搭建投資框架、如何進行回撤控制、如何調配研究資源,他更喜歡和基金經理聊市場、聊投資、聊行業、聊股票,甚至細化到個股的操作,穿透到基金經理投資策略的底層。
“比如,我看到某基金經理買了一個做復合銅箔設備的公司,但當時市場對新能源車的預期并不樂觀,就問他為什么買。這位基金經理告訴我,鋰電池最大的風險是安全性,復合銅箔恰恰能解決安全性的問題,而且能提高能量密度,這是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中最大的痛點。在這條產業鏈中,最先受益的是相應的生產設備公司。從這個角度看,這家公司是有先發優勢和壟斷性的?!睂O夢祎舉例說。
通過這種“穿透式調研”,孫夢祎找到了許多投資思路和自己的一些想法相匹配的基金經理,也挖掘到許多當時并不那么知名的“黑馬”基金經理。
但他也不止一次遇到過,自己挖掘出來的基金經理因為越來越知名,管理規模越來越大,最后自己不得不調倉。他表示,自己傾向于配置20億~50億元規模的基金,因為規模過大可能造成收益的邊際遞減。
“在我看來,FOF要解決的問題是通過不斷地挑選優秀的基金經理并進行組合配置和動態調整,來解決國內現存部分權益基金業績持續性較差的問題,能夠持續地為客戶賺錢?!睂O夢祎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