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學術委副主任、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地鐵集團”)副總經理蔡昌俊在4月27日舉行的北京-青島國際城市軌道交通高峰論壇上表示,預計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運營規模將達到7500公里,其中鐵路和城際3500公里,城市軌道交通4000公里,將覆蓋灣區100%縣級以上城市。未來,大灣區將實現區域線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運營管理和服務一體化“一張網”;區域設施互聯、票制互通、安檢互認、信息共享、支付兼容“一張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蔡昌俊表示,廣州地鐵集團以建設“高質量互聯互通的軌道上的大灣區”為目標,以多城跨區域融合、多網跨制式融合為立足點,實現互聯、互通、互運、互維的運營效果。未來整個大灣區將實現30分鐘市域品質通勤,30分鐘鄰城中心通達,60分鐘灣區高效通達。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大灣區軌道交通逐漸形成“多層次、多制式、多運營主體”的格局,但也面臨一些不足。蔡昌俊表示,一方面,軌道交通網絡發展不均衡,核心城市已實現網絡化運營,部分城市實現了多線運營,但其余城市只有國鐵、城際過境。另一方面,多網絡布局初現,但融合不足。首先城際鐵路主要銜接大型交通樞紐,與城市中心區通達不足;其次多層級網絡并存,但跨層級融合不足;多個城市地鐵網已形成,但跨區域交通融合不足;區域生產力布局初步形成,但統籌與共享不足。
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四大灣區之一,由我國內地9市與香港、澳門兩地組成,2022年GDP約12.94萬億元,是中國經濟最活躍地區之一。目前,灣區內運營、在建軌道交通里程超5400公里。
2018年,廣東省政府決定委托廣州地鐵集團承接珠三角城際鐵路運營。2019年,廣州地鐵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東城際鐵路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城際運營公司”)正式揭牌,主營業務為城際鐵路旅客運輸。2020年10月27日,廣東城際運營公司獲得城際鐵路旅客運輸許可證。2020年11月30日,廣清城際和廣州東環城際開通,兩條線路均由廣東城際運營公司自主運營,廣州地鐵集團也成為國內首家運營“城際+地鐵”的公司。
“互聯互通和公交化運營是實現人民高質量出行的重要支撐,要實現這個目標,仍面對諸多挑戰。”蔡昌俊表示,首先城際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的客流差異,給城際鐵路進入中心城區的功能定位帶來了挑戰。城市通勤與跨市域雙重客流特征及運輸組織的差異,為城際鐵路車輛的選型帶來了困難,需要研發新的兼顧城際和城市軌道交通運輸需求的新型車輛。
在互聯互通方面也存在許多技術挑戰。蔡昌俊表示:“列控系統的兼容、無線調度的統一、調度中心的運輸協同等挑戰仍存,我們將通過頂層規劃和新產品研發來解決?!?/p>
不同層級的軌道交通票制體系不同,導致跨層級票務清分困難。廣州地鐵集團經過研究,擬采用計程票制,同制式“不分段、不重新起步”計價,跨制式“分段、重新起步”計價。
蔡昌俊透露,當前地鐵與城際、國鐵的安檢標準不統一,影響了乘客換乘體驗。目前,廣州市已先行在部分樞紐站點實現了安檢單向互認,如白云機場北和花都站實現了地鐵單向認可城際鐵路安檢,后續需要相關部門牽頭統一安檢標準。
針對城際鐵路項目建設投資大、運營成本高的問題,蔡昌俊建議,繼續推進“鐵路項目+土地開發”的建管運營模式;通過城際鐵路進入中心城區,提高城際鐵路的運能利用率;加快城際鐵路成網步伐,發揮規模效應。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