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韓國造船三巨頭之一大宇造船海洋于5月23日宣布,更名為“韓華海洋”(HANHWA OCEAN),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2021年,大宇造船創下1.75萬億韓元(約合14億美元)的營業虧損,2022年上半年,大宇造船錄得營業虧損為5696億韓元(約合4.34億美元),仍然未能扭虧。韓華集團去年9月成為大宇造船海洋優先競購方,將斥資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00億元)以換取大宇造船海49.3%的股權。收購案經海外相關部門審批,于今年4月最終獲得韓國公正交易委員會附條件批準。
全球船舶制造行業發展現狀
2022年,全球船舶制造手持訂單量超過1億修正總噸,同比2021年增長超過30%,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訂單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整體來看,全球造船企業復工復產存在一定阻力,并且新船訂單市場熱度有所下降,市場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
從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的造船完工量來看,2022年,中國占全球比重超四成,同比2021年提升了近6個百分點;而韓國和日本的造船完工量占比均有所下降。
從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的新接訂單量來看,2022年,中國市場占據最大份額,但其占比相較2021年有所下降;韓國新接訂單量排名全球第二,其占比較2021年有所提升;日本的新接訂單量也呈現下降態勢。
我國船舶制造行業雖面臨短期問題與中長期問題,但2022年,我國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改善,造船市場份額保持全球領先,高端裝備取得新突破,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升。近五年我國船舶制造業總產值呈上升趨勢,船舶制造行業工業總產值復合增長率為2.4%左右。當前,我國船舶制造行業手持訂單量大,且逐年上漲。隨著船舶制造行業綠色化發展,我國LNG船等產品也迎來了更多發展機會。綜合以上分析,預計2023-2028年,我國船舶制造行業工業總產值將維持在2%左右,到2028年工業總產值將超過4000億元。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船舶制造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