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一句話:“要維系一段感情,期望越少越好,若是沒有任何期待,便能無條件去愛。”深以為然,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就算是親情,也適用于這個邏輯。付出想要回報,本來沒有什么錯,但如果付出一定要得到對等的回報,一旦得不到,就會怨懟這段情感關系,那么就容易讓自己受委屈。
當然了,友情也好,愛情也罷,如果我們一直付出,確實得不到回報,可以舍棄這段感情。但親情做不到,血脈相連,是扯不斷的。所以在親情中,我們更要對自己的付出,放低期待。父母和子女之間,你養我小,我養你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付出和回報。
但說實話,想要讓這段親子關系長久良性維系。作為父母,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對子女傾盡所有,就認為子女在長大后,也要對自己百依百順,永遠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實話可能不好聽,但意思是對的,父子親情,差不多就行了。為人父母,千萬要對子女的反哺,放低期待,這樣得到的每一份回報,都是意外的驚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傾訴人:李大叔
我和我老婆只有兒子一個孩子,當初我老婆生孩子的時候,大出血,摘除了子宮,沒有辦法再懷孕要孩子。就因為只有兒子一個孩子,所以我和我老婆雖說很寶貝,但也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希望他能有出息。兒子半歲的時候,我爸生病了,本身就是普通家庭,這么一來,就更加捉襟見肘。
為了能讓兒子在吃穿方面,不比同齡人差,我和我老婆是拼了命打工賺錢。有好多年,我記得我倆都沒有一個休息天。所以我們和兒子的相處時間不多,坐下來說話,更多也是問一下學習方面的事情,從來沒有談過心。我和我老婆,都沒往心里去,我覺得兒子會理解我倆,心疼我倆。
我們為了讓兒子吃穿不愁,想學什么就去上什么興趣班,付出了所有精力。就像我老婆所說,兒子以后長大了,也會好好孝順我們的。我們當然不知道,在兒子心中,對我們其實不太親昵,覺得我們不好相處,每次對他都很嚴肅,一點都不像他身邊的小伙伴的父母,總是溫柔可親。
就這樣,兒子慢慢長大,后來我爸媽去世,兒子回到了我們身邊。但這個時候,他已經念高中了,比起小時候,更加沉默,和我們更加沒有話說。但我依然不覺得有啥問題,也沒覺得我和我老婆作為父母,有點不稱職,缺少對兒子的陪伴。要知道他現在生活愜意,可都是我們的辛苦付出換來的。
兒子大學畢業后,回了老家,我和我老婆都很欣慰。一開始以為兒子是因為自己是獨生子,擔心離我們太遠,所以選擇回家。后來我才知道,兒子是為了愛情。兒媳婦娘家和我們是一個地方的,只不過娘家在城里,我家在村里。兩人回來后,都順利找到了工作,很快就談婚論嫁。本來我們雙方長輩,都想熱鬧,辦個婚禮。
但小兩口不同意,說只要領證結婚就行,別的都是形式,把這些錢用來買房子多好。拗不過孩子,最后我們和親家,一起貸款首付,給小兩口在城里買了學區房。三室兩廳,一步到位,有孩子也不用擔心需要換房子了。兒子的婚事塵埃落定,我和我老婆也放心了,這些年一直都繃著一根筋,這下可以輕松了。
不知道是上了年紀的緣故,還是人一清閑下來,就容易傷感。反正我和我老婆,兩周沒見到兒子,就開始想念兒子,原先一年到頭,沒見上幾面,也沒現在這么想。我和我老婆商量,過幾天是兒子生日,咱們去給兒子慶祝生日吧。說起來,在兒子沒去念大學之前,我倆每年和兒子為數不多的相處時間里,兒子的生日是肯定會一家團聚的。
后來因為兒子念大學,畢業回來后又因為工作和結婚,都沒過生日。所以今年的生日,我準備給兒子一個驚喜。結果生日當天,我買了蛋糕帶著老伴去兒子家慶祝,發現大門緊閉。我問兒子,兒子知道我的來意之后,沉默了一下,說:“謝謝爸爸媽媽,可我在外地出差。”工作要緊,我不疑有他,就離開了。
可當天晚上,我無聊中刷朋友圈,發現兒媳婦發了兒子的好多照片,仔細一看,還有一個視頻。里面唱著生日歌,我親家兩口子也都在。場地一看就是我親家的家,我去過,自然記得。我愣住了,兒子不是說在外地出差嗎?可現在看上去,明明就在城里,沒外出啊。我正準備評論一下,發現都刪掉了。
我忽然就意識到,兒子在說謊。兒媳婦可能忘記自己加了公公和婆婆,所以一時高興就發了生日宴會的照片。現在估計被我兒子提醒,于是她刪掉了。我老婆知道后,紅了眼眶,說兒子果然是幫兒媳婦養的,說兒子對老丈人兩口子,比對自己的親生父母還要好。明明在家,還謊稱在外地出差。
我老婆很生氣,想要去質問兒子,我攔住了她。我似乎知道兒子為啥會對我撒謊,為啥會對老丈人兩口子,比對我倆親密。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雖然養大了他,但缺少陪伴,尤其缺少溫暖。我想起我們和兒子的每一次相處,氣氛都是嚴肅的,即使是兒子過生日,我們也會因為他考試考砸了,而對他各種批評。
兒子在我們身上,沒有得到疼愛,可親家兩口子對他確實很好。我見過好幾次兒子和親家一家三口的相處,親家是真心當他是親生兒子看待的。說話和和氣氣,有商有量,萬事都把小兩口的事情放在前面。這么一對比,如果是我,可能也會對親家兩口子親近一點。我勸我老婆,不要太傷心,是我們對兒子的反哺抱有太高的期望。
說起來,兒子對我們其實不差,雖說我倆的養老金加起來只有3000元,但日常生活也足夠了。但兒子在工作后,每月都會給我們生活費,發了獎金,就再多給我們一些,平時也會給我們買衣服。除了沒有承歡膝下,三天兩頭噓寒問暖,也算不錯了。老婆被我說通了,也就不再計較,不再拿自己當初的付出,和兒子現在的回報對比。
降低了期待之后,兒子對我們的每一次噓寒問暖,都像是意外的驚喜。后來我老婆生病,兒子不僅承擔了全部費用,還跑前跑后,生怕護工照顧不好,我又太辛苦。愣是堅持晚上他來守夜,要知道,他白天還要上班的。我釋懷了,我和我老婆,沒有對兒子做到的事情,憑啥要求兒子對我們做到?
兒子過生日,謊稱自己在外地出差,無非就是不想自己長大后,還要過氣氛壓抑的生日。他只是想要在生日這一天,開心快樂,輕松愜意,他其實沒有錯。所以啊,這人和人之間的相處,付出隨心,不要過分在意回報,如有,那就是驚喜。親情,也不例外。你們說,我的想法對嗎?
--END--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