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南安金淘,就不得不提到響遍泉州的鹽露豆干。它以美味的口感和傳統的制作工藝,成為當地一絕。
金淘鹽露豆干已有上千年歷史,是金淘僑鄉的特產之一,制作工藝沿用純鹽露制作傳統手法,歷經選豆、水洗、浸泡、碾磨、過濾、滾漿、燒煮、包扎、壓榨、成型等十幾道人工工序,耗時6個多小時。
金淘鹽露豆干和傳統石膏制成的豆干不同,用純鹽露點制而成,講究的是手上功夫,咸香爽口,硬中帶韌,久放不壞。金淘鹽露豆干有豐富蛋白質,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用以煲湯、燉紅燒肉、煎炸或干炒等最為常見,特別是用雞、鴨、大骨燉湯更是可口。
如今的金淘鄉傳承著一家家品牌豆干老作坊。“金淘正振芳”自1946年生產至今,以風味香醇聞名遐邇。“金淘明記豆干坊”是一家四代傳承的老字號作坊。創始人謝守安在浸豆、磨漿、點鹵、拉花、成型、脫水等一系列過程都研發出了一套制作工藝。而第四代傳承人謝思發從科技工藝創新、品牌策劃推廣等方面匠心運作,豆干遠銷海內外,經常脫銷。
金淘鹽露豆干2020年獲注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4年,金淘鎮成立豆制品產業協會,將88家豆干作坊整合在一起,規范行業標準,打響“金淘豆干”品牌。金淘鹽露豆干年產值近億元,成為金淘鎮特色富民產業。
金淘鹽露豆干多次參展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采購訂貨會,榮獲“海峽兩岸最受歡迎伴手禮”稱號,2018年入選第二屆南安伴手禮名錄,2019年入選“南安市首屆十大風味小吃”。
今年,由金淘鎮豆制品產業協會創建豆干集中加工區,并成立加工區管理中心和示范小作坊,采取“相對集中、分散生產、一碼七統一”的管理模式,對加工區內的豆干小作坊進行監督管理。目前,正著手創建福建省級小作坊集中加工區示范點。
金淘鎮黨委書記黃俊加表示,金淘鎮黨委政府將通過“黨建+產業振興”模式,以協會為平臺,建立統一原輔材料采購、統一生產技術標準、統一生產過程監控、統一產品包裝規格、統一出廠產品檢驗、統一地理標志授權、統一地標產品銷售等“七個統一”制度,與食品科技公司、閩南科技學院合作,建設實驗室與檢測站,做大做強金淘豆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