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法制網訊(記者石可純 通訊員孫云利)近年來,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綜治中心健全完善網格化工作組織體系、運行體系、融合體系、指揮體系,探索建立全方位、全流程、全覆蓋的市域社會治理模式,服務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打造“一辦四組”組織體系
有力的組織體系是工作方向的基本保證,佳木斯市成立由黨政“一把手”任雙組長的推進網格化管理及社會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委政法委,由綜治中心承擔日常工作。下設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建設、信息化建設4個推進組,相關分管市領導擔任領導小組副組長。出臺《關于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與網格化協調指揮中心融合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推動各級綜治中心與網格化協調指揮中心在體制機制上深度融合,按照“聯席會議、聯動協調、情況通報、督導考評”的工作機制,推動綜治網格化目標任務壓實落靠。
(相關資料圖)
打造“四長三員”運行體系
有力的運行體系是工作落實的保障,佳木斯市綜治中心推動職能部門下沉網格開展服務,每個專業網格員定格、定人、定責。總網格長由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擔任,對本地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負總責。一級網格長由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擔任,包聯街道(鄉鎮)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二級網格長由街道(鄉鎮)黨政主要領導擔任,包聯社區(村);三級網格長由社區(村)書記、主任擔任,包聯網格。一級網格員由縣(市)區直部門有關負責人及黨員干部擔任,包聯社區(村)和網格。二級網格員由街道(鄉鎮)班子成員及所屬辦(中心、站、隊、所)干部和工作人員擔任,包聯網格或擔任兼職網格員。三級網格員按照“專職+專業+兼職”模式組建網格員隊伍。實行首問負責制,專業網格員必須主動與街道(鄉鎮)對接,進入專職網格員微信工作群,及時接收專職網格員吹哨轉辦事項,實現讓“看得見和管得了”融為一體。
打造“綜治網格化”融合體系
有力的融合體系是工作效能的保障,佳木斯市綜治中心“三定”方案明確綜治中心與網格化協調指揮中心建立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各級綜治中心具有“協調、指導、推動本地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職責任務”。推動各地以綜治中心和網格化為基本框架,發揮村級網格服務站“神經末梢”作用、街道(鄉鎮)綜治中心“實戰平臺”作用、縣級綜治中心“樞紐平臺”作用、市級綜治中心“治理大腦”作用。全市10個縣(市)區、75個鄉鎮、21個街道綜治中心全部掛牌實體運行,較好發揮了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等工作職能。目前,全市共劃分網格8772個,各類專兼職網格員36504名,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全域覆蓋。
打造“四級網格化”督導體系
有力的督導體系是工作質量的保障,佳木斯市強化協調指揮調度,充分利用現有行業部門資源,建立社區(村)服務站“填單”,街道(鄉鎮)“派單”,縣區(市)、市“督單”的問題協調處置“一單清”閉環模式。組建市、縣、鄉、村四級網格化協調指揮中心(服務站)信息管理平臺。社區(村)服務站按照“事項受理、即時辦理、結果反饋、打分評價、信息公示、歸檔銷號”六個步驟處置受理事項;市、縣、鄉網格化協調指揮中心按照“事項受理、分類轉辦、跟蹤問效、督促落實、結果反饋、打分評價、信息公開、歸檔銷號”八個步驟處置上報事項。創新“網格+熱線”服務模式,強化網格與“12345”熱線系統互聯互通、融合共治,群眾訴求與基層網格“神經末梢”無縫銜接、快速響應、問題一線化解。目前,綜治網格化信息平臺處理網格各類訴求56798件,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95.07%。
打造“關心關愛”保障體系
佳木斯市綜治中心嚴格執行網格事務準入制度,準入事項由總網格長負責審核批準。制發《全市專職網格員職責任務清單》。提高網格員薪資待遇,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原則,整合各類公益性崗位人員,提高公益性崗位專職網格員工資標準,合理制定新招聘的專職網格員工資標準和兼職網格員補貼標準。專兼職網格員工資和補貼由各縣(市)財政保障,市財政對各區財政適當補助。加強對一線網格員的激勵關懷,出臺《全市專職網格員“星級”評定暫行辦法》。落實工作補貼、定期體檢、就餐保障、就近上崗、人身保險、心理健康等方面關愛措施,實現網格員隊伍固定、安心工作,對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專職網格員擇優招錄到事業單位,拓寬了網格員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