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 >

專訪全國勞動模范十四屆山東省人大常委、山東曲藝家協會主席馬駿

時間:2024-11-20 09:26:44       來源:今日熱點網

海歸博士情牽曲藝,薪火相傳續寫輝煌

全國勞動模范、十四屆山東省人大常委,省人大代表、山東曲藝家協會主席馬駿,他不僅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還是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博士?;貒嗄旰?,他選擇創辦了“合義書場”,用心延續傳統曲藝文化。他的身份特殊,不僅是著名曲藝家馬合義的孫子,更是一位堅定守護評書藝術的文化傳承者。為了支持書場運營,馬駿每年拿出近80萬元進行補貼,盡管虧損巨大,但他仍堅持每年組織多場免費演出,踐行傳承與傳播傳統藝術的初心與使命。

國慶假期,市民可前往位于東工商河路藥王樓的“合義書場”,免費欣賞經典評書,共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家族情懷點燃文化傳承之夢

馬駿從8歲起便在爺爺馬合義身邊長大,耳濡目染,對評書藝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馬合義先生是濟南人,生于1909年,10歲便拜師學藝,后以評書《濟公傳》聞名,為評書藝術開辟了嶄新的風格與高度。

然而,馬駿的職業起點卻與曲藝并無直接關聯。1996年,他遠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古梵文博士學位,2001年回國后投身商界多年。事業穩定后,他憶起爺爺生前的期望:“若有條件,辦一個真正的書場,讓喜歡聽評書的人有地方可去?!边@一句叮囑,成為他堅守曲藝傳承的動力源泉。

2007年,馬駿毅然投入200萬元,在“燕喜堂”飯店內創辦了“合義書場”,專注傳統曲藝的表演與推廣。盡管書場幾經搬遷,如今落地于藥王樓,成為濟南傳統曲藝的一方沃土,也承載著無數曲藝愛好者的共同記憶。

文化堅守中的責任與挑戰

濟南素有“全國三大曲藝碼頭之一”的美譽,然而,自2002年起,曲藝市場逐漸走下坡路。如今的“合義書場”,雖依然燈光明亮,但觀眾寥寥,多是年過半百的老聽眾。為了維持演出,馬駿不得不以其他生意的收入補貼虧損,每年虧損金額高達70萬至80萬。

更令人擔憂的是曲藝人才的斷層問題?!袄弦惠吳嚾酥饾u減少,愿意投身這行的年輕人鳳毛麟角,”馬駿感慨道,“但濟南不能失去曲藝的聲音,這不僅是文化的需要,也是城市的驕傲?!?/p>

面對種種困境,他依舊堅持:“只要還有觀眾愿意聽評書,我就會讓書場的燈光一直亮下去。”這份責任與信念,讓“合義書場”在風雨中屹立不倒,也讓濟南的傳統曲藝文化得以延續。

回饋社會,讓文化更具溫度

經過多年努力,“合義書場”不僅在曲藝界享有盛譽,更成為市民心中的文化地標。馬駿也憑借卓越貢獻榮獲多項榮譽:國家一級演員、曲藝評論家、馬派快書評書非遺傳承人等稱號。作為全國勞動模范、十四屆山東省人大常委,省人大代表、山東曲藝家協會主席,他始終牢記社會責任,以行動踐行文化傳承與公益精神。

合義書場不僅每年端午向市民贈送粽子,還在五一、六一、十一及春節假期堅持免費開放演出。僅去年十藝節期間,書場便安排了200多場義務演出。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馬駿正著力編排創新曲目,讓曲藝藝術更具吸引力與時代感。

今年國慶期間,“合義書場”將繼續每天免費演出經典評書,歡迎市民前來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一盞燈火,點亮文化未來

馬駿的選擇,是對家族精神的致敬,更是對文化傳承的擔當。他用堅韌與熱忱,為濟南保留了傳統曲藝的生動記憶,也為更多熱愛文化的人點亮了一盞明燈。正是這份執著與行動,讓“合義書場”成為傳統曲藝的薪火相傳之地,更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張獨特文化名片。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