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南京和寧波等9省市商務部門聯合主辦的第33屆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華交會(以下簡稱“華交會”)開幕式成功舉辦。
第33屆華交會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以“識變應變 拓展外貿新空間”為主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平、浙江省商務廳黨組成員方曉出席并致辭,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中金研究院院長彭文生作開幕演講。上海市商務委主任朱民,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周曉陽,江西省商務廳副廳長陳長生,東浩蘭生(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棟,上海進出口商會會長、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季勝君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開幕式由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申衛華主持。
本屆華交會于3月1日至4日舉辦,展覽規模達11.5萬平方米,使用新國際博覽中心10個館,總展位數突破5100個,參展企業3250家,其中境外展商364家,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預計將吸引超過4萬名海內外采購商前來洽談合作。
跨境電商高層論壇聚焦AI賦能發展新機遇
緊隨開幕式后舉行的第33屆華交會跨境電商高層論壇延續了往屆的熱度。論壇以“AI賦能:跨境電商創新發展新路徑”為主題,對AI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多位重量級嘉賓帶來了前沿的發展趨勢與實踐分析。
第33屆華交會跨境電商高層論壇活動現場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鄭惠強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上海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構建完備支撐體系。政策端,出臺方案形成政策矩陣,首創數據跨境模式助企破題,‘24小時無感通關’系統提效四成,日均處理包裹超500萬件;基礎設施上,臨港將成亞洲最大數據樞紐,海底光纜貫通降低信息延遲;金融創新方面,‘信保+供應鏈金融’模式覆蓋超萬家企業,小微外匯結算‘一鍵通辦’;市場拓展中,‘絲路電商’先行區吸引32個國際平臺設區總,保稅進口占全國三成,輸出數字貿易‘上海標準’。”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鄭惠強
鄭惠強認為:“技術創新需服務于商業本質。當前,人工智能革命正在重塑跨境電商生態體系。面對全球經貿格局深度調整,我認為有三個關鍵維度需要把握:一是構建‘智能+韌性’的供應鏈體系,運用AI實現需求預測、設計升級、庫存優化、風險預警;二是打造‘技術+人文’消費體驗,在提升個性化服務的同時,筑牢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屏障;三是推動‘數字+實體’深度融合,讓跨境電商成為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器,推動產業協同發展。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尤永生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尤永生表示:“作為我國最早一批跨境電商綜試區試點城市,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發展。上海依托口岸、市場和政策優勢,構建了完善的生態體系。上海港和浦東國際機場運輸能力強,眾多跨境電商平臺、物流企業、支付機構及服務企業在此集聚,公共服務平臺與示范園區也提供了全方位服務。在政策支持方面,上海出臺多項文件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解決運輸難題,開通新通道和郵路,在通關、稅務、收結匯等環節進行創新,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效率。上海跨境電商市場廣闊,進口來源地近180個,出口覆蓋226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集中在個護彩妝等品類,出口以紡織制品等為主。未來,上海市商務委將持續優化政策和生態環境,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強化資源配置與創新,推動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助力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業務副總裁、AI算法負責人駱衛華
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業務副總裁、AI算法負責人駱衛華分享到,AI技術通過數據貫通、智能協同和自動化響應,從供應鏈到消費者體驗全面優化了跨境電商的全鏈路生態,不僅降低了運營成本,提升了物流時效和庫存周轉率,還增強了跨語言和文化的溝通能力。這些創新實踐使全球商家受益顯著,預示著未來跨境電商將進一步融合虛實場景,借助不斷提升的大模型能力和多模態信息處理技術,創新商業模式,提升用戶體驗和交互效率。
人社部AIGC教材副主編、微博官方認證AI專家盧山
人社部AIGC教材副主編、微博官方認證AI專家盧山的研究表明:AI技術正深刻改變跨境電商行業,它通過智能物流、個性化推薦、多語言客服等手段,實現效率重構、體驗重構和價值重構,解決了跨境電商面臨的文化壁壘、供應鏈低效、合規風險和營銷不精準等挑戰,顯著提升了全鏈路響應速度和用戶體驗,助力中小企業彎道超車。未來,AI將與數字人、AR、區塊鏈等技術融合,推動行業向沉浸式購物、綠色供應鏈和去中心化生態演進。
第33屆華交會跨境電商高層論壇發言嘉賓(按照發言順序排序)
從左至右依次為:上海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紅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徐永淼,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姚大偉,亞馬遜全球開店華東區戰略拓展和市場負責人劉安,泰隆銀行總行國際部總經理林淑瑾,派安盈大區業務總監黃浩,京東物流亞太區華東業務負責人尤臣杰
與此同時,來自上海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郵政集團、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亞馬遜全球開店、泰隆銀行、派安盈、京東物流的專家、代表和嘉賓分享了AI 在企業運營、營銷推廣、跨境支付、物流配送等領域的應用成果及發展方向,與會嘉賓們一致認為,跨境電商企業應積極擁抱 AI 技術,加大在 AI 領域的投入和研發,不斷探索和創新,充分挖掘 AI 帶來的新機遇,實現跨境電商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跨境電商高層論壇上,還揭曉第33屆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跨境電商專館各項大獎的評選結果,頒發了優秀平臺獎、優秀服務獎、創新獎、組織獎四類獎項,共47家平臺、機構和企業獲獎。
跨境電商專館彰顯外貿數字化轉型新成果
在AI 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下,本屆華交會跨境電商專館備受矚目。跨境電商專館由《理財周刊》與上海外經貿商務展覽有限公司攜手主辦,以廣闊的視野和創新的姿態,全面且深入地展示了我國乃至全球跨境電商領域的最新卓越成果與前沿創新模式,生動鮮活地呈現出我國外貿在 AI 浪潮推動下轉型升級的無限潛力。
第33屆華交會跨境電商專館現場
跨境電商專館位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W4館,現場共集聚了120余家平臺與服務商,涵蓋綜合平臺、智慧物流、AI選品等板塊,依托跨境電商展區,通過數字化手段打破內外貿壁壘,降低企業市場轉化成本,有助于催生更多內外貿協同范本。
第33屆華交會跨境電商專館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跨境電商專館內云集了亞馬遜、阿里巴巴國際站、Temu、希音、速賣通、Lazada、天貓海淘、沃爾瑪全球電商、中國制造網、OTTO、Shopee、小紅書、網易等知名平臺,以及外綜服、藤藤搜、浙江路橋中國日用品商城等特色企業,更有中國郵政、京東物流、盈和國際物流、順豐、運滿滿、谷倉海外倉、大森林全球物流等物流巨頭,還有泰隆銀行、XTransfer、中國人民銀行、派安盈、東方電子支付、中怡保險等金融服務機構,以及跨境公服、領星 ERP、港勤管理咨詢、駿豐聯銳商務咨詢等專業服務企業,為參觀者提供了豐富多元的業務展示,搭建起了高效便捷的交流合作平臺。
跨境電商專館分論壇“亞馬遜全球開店:高質量出海,強韌性發展”活動現場
同時,跨境電商專館在展會期間精心策劃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活動,首日舉行的跨境電商專館分論壇 ——“亞馬遜全球開店:高質量出海,強韌性發展” 活動,平臺專家分別就亞馬遜新賣家入駐政策及運營介紹、亞馬遜大客戶開店專享通道——助力工廠跨境和品牌全球化、企業購助力商采新機遇、亞馬遜新興站點介紹、鑄就真品牌——引領高質量增長等主題進行了詳實的分享,全方位、多層次地為行業帶來了前沿且實用的跨境電商運營新思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