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網財經3月30日訊(記者 杜丁)昨日來自“第七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的消息,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創新醫療器械專業委員會于大會前夕正式成立。
器械專委員會由44位委員構成,其中,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王廣志擔任首屆器械專委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有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顧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王伊龍,碧迪醫療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鄧建民,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顧忠澤,北京協和醫學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系主任金征宇,以及元明資本創始合伙人、邁勝醫療集團董事長田源;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王竟菁擔任秘書長。
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1.3萬億元,年復合增速約17.5%,市場規模和增長領跑全球,醫療器械相關支持政策也逐年加大。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加深、消費升級、健康意識加強等因素驅動,加之醫療器械政策加持,未來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更廣發展空間。
醫療器械是一個多學科交叉、高知識密集的高新技術產業,從技術上來說與計算機技術、機械工程都有匯集,從應用出發需考慮患者的需求、臨床醫生的反饋,充分融合市場、新技術和臨床三大方面。
據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王廣志教授介紹,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催生了醫學診療方法的巨大變革,可以說創新醫療器械是推動了現代醫學技術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動力。“器械專委會作為創新合作的新高地,將組織和帶領志同道合的產業同道研究交流,深化監管部門、臨床機構、高校與企業等多方間密切合作,對統一標準規范、匯聚人才和資源以及產學研醫融合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為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碧迪醫療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鄧建民表示,過去三年醫療器械行業呈“百花齊放”盛況,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審批、上市速度加快。后疫情時代中國作為新興市場對成熟產品的可及性需求和創新產品迭代需求強勁,全球頂尖跨國醫療器械公司在華研發投入穩中有升,尤其關注開創性技術研發與外部合作機會探索。
國家衛健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表示,體外診斷產業近年來呈快速成長趨勢,預計未來體外診斷產品的需求將隨著醫療就診量、診療人次的持續增長保持此勢頭。新冠疫情對于檢測準確度、檢測速度以及檢測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年以來實驗室檢測能力和速度發生“質”的提升。身處技術密集型產業,新技術新產品一直在不間斷地推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則是創新的動力引擎,加強各方溝通交流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