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5月29日訊 上周(2023年5月22日至2023年5月28日),中國網旗下啄木鳥投訴平臺共收到有效投訴255則,投訴共涉及網絡借貸、培訓教育、社交媒體、購物平臺、汽車銷售、物流運輸及網絡游戲等多個行業。
(資料圖片)
據統計,上周啄木鳥投訴平臺所接到的投訴依然以網絡借貸及教育培訓為主:網絡借貸投訴主要以暗藏收費項目、暴力催收及頻繁騷擾為主;培訓教育平臺投訴以平臺倒閉跑路、虛假宣傳、退款難以及教育平臺誘導借貸等問題為主。
其中“套路貸”問題長期以來普遍存在,有投訴人質疑有企業借“網絡兼職”、“視頻剪輯”等名義誘導投訴人分期貸款。
鄧先生稱:以網絡兼職為由誘導本人消費,現在要我交483.34元為一期的費用,我要他們公司取消分期付款,可是線上老師說要我支付一期的費用才可取消分期付款,由于本人還是學生并無力償還債務,本來前些天去以實習為由想取消課程,可是他們的老師說要收我接近2000元的高額債務,在這里請大家不要相信網上的兼職賺錢,大多少都是騙子,希望能投訴成功。他們用別人都已經賺到錢了的照片給我看,說什么只要肯努力就能一天賺個四五千,我只看到這些聽到這些我就已經心動了,后面一步步步入他們的圈套,剛開始5800元我以為是學完之后再付的,沒想到是一期483.35元,我一個月的生活費也就1000元,并且還用短信告訴我說如果三天后不交將會影響我的征信。我就跟那個老師說我現在還是個學生我交不了這么多錢,可不可以后面再交,可是那個老師卻說我不管,你現在就要交錢,三天后不交錢的話每天加300元,我就說能不能三四天之后再交,現在都月底了,我哪有那么多錢。總之不管我怎么說她都要我抓緊交錢,我也沒有辦法只能交了這一期的錢,因為害怕扣征信。
許先生在投訴中稱:先前是我女兒用的這個手機,然后本來想搞兼職的,結果卻被誘導搞了先學后付,那個女的還一步一步教她,后面告訴我女兒,讓她把那個號刪掉,說什么公司收號,導致聊天記錄沒有了,我女兒用的是我的身份證,現在說什么要我交錢,分期12期加起來一共5800,可是我女兒什么也沒學,什么也沒干,這不屬于欺詐嘛,我需要解除合約,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顧女士在投訴中稱:我要舉報亙古網絡信息(濟南)有限公司虛假宣傳、違規經營、不具有授課欺騙消費者。我在公眾號上添加了一位老師說是可以剪輯視頻兼職,我被誘導簽署了分12期的支付學費協議并交了49元報名費,該協議全程沒有文字顯示具體的文字說明,費用明細,只有簽署同意頁面。后我與老師溝通想要退課卻告知我需要支付2000元的課程費。本人舉報該公司要求撤銷先學后付服務中心的5800元貸款協議,并退還本人49元報名費!
朱女士在投訴中稱:通過所謂的視頻剪輯課程,慌稱繳費后半個月就可以接單賺錢,實際上是為了合同里面,兩個星期后不退換定金。所謂的接單也是通過從學費里面扣發的,每次單子只給15塊錢,根本就是騙局。誘導大學生分期付款,情況惡劣,社會影響極其惡劣。如果退課,就要付高額所謂的違約金1700元。真是無恥至極。望嚴肅處理,退款退定金。
鹿先生在投訴中稱:我是一名無收入來源的大一學生,于2023年5月24日被武漢軟帝在線科技有限公司以交課時費為由,誘導我填寫虛假信息進行巨額貸款,簽署了霸王合同。該公司告訴我先學后付,后面可以接單還款等信息誘導我報名了python的課程,并且在視頻電話中,告訴我如何填寫虛假信息進行貸款,還讓我交了一個50元抵扣3000元的付款。 我后來經互聯網記者得知,自己已經被騙。該公司誘導我簽署的合同,依據《民法典》的規定,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的相應的條款,如果沒有采取合理的方式作相應的提示,消費者可以主張為無效條款。 該公司以視頻電話誘導我填寫虛假信息進行分期貸款,屬于網貸。事先我已告知我為大學生,該公司在已知情況下誘導大學生貸款。說是先進行學習,學完十五節課進行接單后可以兼職賺錢來付學費。約課老師對我洗腦讓我在法大大簽署不平等霸王合同,事先并未告知我有違約金,也并未告知我有分期手續費的產生。通過網上查詢我發現武漢黑碼研創科技有限公司并不具有教育培訓的資格,而且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大學生被騙,簽署的不平等合同都是對他們公司有利的霸王條款,壓榨乙方的利益。在簽署合同前也并未告知我接單工資為月結且每月必須做滿4單才能得到工資。在期間我共付了了50元定金。 1.我要求該公司退還我的費用50元 2.解除與他們公司簽訂的不平等合同 3.解除銀行的每月571.23的14期貸款 4.解除違約金 希望領導可以幫助我匡扶正義,謝謝。
啄木鳥投訴平臺根據國家反詐中心消息:手機、PC用戶誤點網頁有被竊取手機號、姓名、通訊錄等個人信息的風險,國家反詐中心提示不要輕信類似電話尤其境外電話,建議不要亂點來路不明的網頁并下載反詐APP,提高警覺。
啄木鳥投訴平臺提醒:近期,涉及眾多小額貸款平臺高利貸、砍頭息、強制下款、暴力催收、假客服、非法收集信息、二次被騙等投訴眾多,啄木鳥投訴平臺提醒,請勿輕信陌生APP,不要輕信“添加QQ、QQ群、微信、微信群、第三方平臺客服”等信息,為保護個人信息及個人資產安全,遠離陌生小額貸款平臺及所謂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