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河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文要求,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經濟補償功能,做好2023年小麥保險理賠工作,盡可能減少小麥種植農戶損失。同日,河南省財政緊急下撥資金2億元,專項用于小麥烘干。
河南是中國小麥播種面積最大的省份,小麥年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今年該省小麥播種面積在8500萬畝以上。
遭遇嚴重“爛場雨”天氣
自本月25日以來,連續陰雨天氣,導致該省一些地方麥田積水,小麥點片倒伏、發霉,全省部分地區出現小麥籽粒萌動和穗發芽現象,是近1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爛場雨”天氣。
(資料圖片)
河南此次降雨過程具有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過程雨量大三個特點。從25日開始降雨至30日基本結束,歷時6天時間,降雨覆蓋全省1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與豫南地區小麥成熟期高度重合,特別是對駐馬店、南陽等地麥收影響更大。
多舉措搶收夏糧歸倉
氣象部門預測,5月30日河南此輪降雨基本結束,6月13日前除局部零星降雨外,河南全省主要麥區以多云和陰天為主,利于大面積機收作業。農業部門預計6月1日基本具備農機下地作業條件,6月2日黃河以南小麥進入集中收獲期,6月4日至7日可形成收獲高峰,預計6月15日前后河南麥收基本結束。
當前,河南正采取多種措施搶抓時機、組織小麥搶收。其中,在搶收方面,利用河南現有3萬臺履帶式收割機和調集周邊省份的收割設備,對雨后難以進地的田塊進行搶收;在烘干晾曬方面,利用烘干設備并充分利用各類場所,積極開展晾曬,防止直接堆積造成發熱霉變;在糧食收購方面,加大濕糧收購力度,及時開展烘干、倉儲。
同時,河南還組織成立600余個應急搶收服務隊,做好轄區內搶收兜底保障工作,及時為困難群眾和偏遠交通不便地區提供應急搶收服務。18個省級專家指導組下沉一線,開展搶收、搶種技術指導服務。對全省小麥種子田,優先組織搶收,優先烘干晾曬,確保秋播用種質量和數量。
此外,河南要求做好小麥收儲。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開展收購,發揮國有糧食收儲企業主力軍作用,加大收購力度。加強市場監測預警,引導農民有序售糧、企業均衡收糧。規范糧食收購行為,應收盡收。對于不符合食用標準的糧食,組織設點收購,一方面確保不流入口糧市場,一方面最大限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
做好保險理賠降低農戶損失
30日,河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配合做好2023年小麥保險理賠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積極做好保險賠付的配合工作,切實發揮農業保險穩定器作用,保障小麥種植農戶收益,確保國家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通知》要求,指導理賠機構強化無人機、衛星遙感等新技術應用,全力應對近期可能出現的大量小麥保險報案、查勘、定損和理賠工作。督促承保機構建立理賠綠色通道,提供多渠道報案途徑,充分運用數字化、線上化、智能化技術手段,改善理賠服務方式,簡化理賠流程,提高理賠效率。
30日,經河南省政府專題研究決定,河南省財政緊急下撥資金2億元,專項用于小麥烘干,確保小麥質量、確保顆粒歸倉、確保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