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藥企高銷售費用受特別關注

時間:2023-08-03 11:58:55       來源:中國經濟網

醫藥板塊大跌、上市藥企高管接連被查、交易所關注藥企銷售費用……醫藥行業近期種種現象引發投資者和業界關注。

市場普遍認為,板塊震蕩或與近期的醫藥領域反腐會議有關。7月28日,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指出,要加大執紀執法力度,緊盯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集中力量查處一批醫藥領域腐敗案件。

市場動態


(資料圖片)

醫藥龍頭恒瑞醫藥,三天股價跌14%

近期,醫藥領域反腐舉措牽動著醫藥行業和資本市場的神經。

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指出,集中整治醫藥領域腐敗問題是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凈化醫藥行業生態、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

7月2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稱,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多部門聯合召開視頻會議,部署開展為期1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會議強調,醫藥領域腐敗問題直接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要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處腐敗,大力營造風清氣朗的醫藥領域發展環境。

“短時間內兩次會議的召開彰顯了醫療反腐的力度和決心。”廣州一位肝病專科醫生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據他所知,現在不少醫生甚至連醫藥代表的電話都不接或是一接就掛斷。

資本市場層面,8月2日,包括信立泰、眾生藥業、益佰制藥等在內的多只個股仍出現不同程度股價下跌,醫藥ETF呈現普跌。作為醫藥龍頭的恒瑞醫藥,三天股價暴跌14%。據悉,7月31日、8月1日,8月2日,恒瑞醫藥分別放巨量下跌9.11%和2.69%、2.54%;華東醫藥分別大跌4.97%、3.45%、1.14%;人福醫藥分別下跌7.15%、1.37%、3.36%;麗珠集團分別下跌4.69%、0.44%、2.68%。

以恒瑞醫藥為例,從股價上看,7月31日9.11%的“準跌停”,是該公司自2022年4月末股價階段性見底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盡管恒瑞醫藥在7月31日對外稱公司正常經營,接著又發布“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的生物制品許可申請獲美國FDA受理”“將于三季度實施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等利好公告,但仍未能阻止股價持續下跌。

監管動作

上市藥企高管接連被查,交易所關注銷售費用

目前已有衛寧健康、賽倫生物等上市公司披露高管、實控人被查公告。

賽倫生物公告稱,公司于7月29日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范志和家屬的通知,范志和家屬于7月29日收到上海市監察委員會通知,范志和因涉嫌職務犯罪被實施留置并立案調查。衛寧健康公告,公司于7月5日收到茂名市監察委員會通知,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周煒因涉嫌行賄罪被立案調查及實施留置。

6月20日,漳州紀委監委官網顯示,經漳州市紀委監委指定,詔安縣紀委監委對福建片仔癀化妝品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長楊浦權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交易所則密切關注藥企銷售費用情況。近期,上交所向中介機構提出推廣活動合法合規性、所涉各項費用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相關內控制度的有效性以及經銷商、推廣服務商同發行人及其關聯方的關聯關系及交易公允性等四大關注要點。

估值判斷

七成醫藥主題基金凈值回調

公募基金對醫藥處于低配狀態

近日,醫藥股走低也帶動醫藥主題基金凈值波動。Choice數據顯示,近一周,204只醫藥生物主題基金(A/C份額分開計,下同)中,逾七成凈值下跌,易方達醫療保健行業混合、紅土創新醫藥保健股票、泰信醫療服務混合發起式等多只基金凈值跌超4%。今年以來,醫藥主題基金表現不佳,近九成醫藥生物主題基金為負收益,東吳醫療服務股票A/C、東吳智慧醫療量化混合A/C虧損超20%,中信建投醫藥健康C、大摩健康產業混合C、招商成長先導股票C等共計83只虧損超10%。

利好創新藥和創新器械行業

“醫療領域反腐力度較以往更嚴格,導致市場短期波動。”盈米基金蜂鳥研究員李澤表示,但是龍頭上市藥企/械企在過去多輪反腐行動的監督和懲戒下,已經將合規運營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了相對符合監管要求的銷售管理系統。短期內本輪反腐將打擊、清退部分運營不合規的企業,長期來看,這將進一步扭轉醫藥行業重銷售、輕學術的現狀,減少不合理競爭,利好創新藥和創新器械行業的健康發展。

李澤分析認為,近年來,醫保集采使價格大幅度下降,醫藥行業估值有走低之勢,醫保集采政策超市場預期的風險已基本見底,市場已基本出清,預計行業盈利和估值拐點可能來臨。

公募基金在小幅加倉醫藥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在小幅加倉醫藥。國信證券分析師張佳博指出,二季度全部公募基金醫藥持倉環比小幅提升至11.07%,但剔除醫藥主題基金后的醫藥持倉環比微降至5.66%。細分板塊中,化學制劑、中藥子板塊持倉占比提升明顯,CXO持倉占比下降幅度居前;化學制劑、醫療設備、中藥成為二季度持倉占比前三的子板塊。

從具體個股來看,二季度公募加倉前五的公司分別是美年健康、恒瑞醫藥、愛爾眼科、康恩貝、智飛生物。記者留意到,今年二季度,上述加倉個股股價漲跌不一,美年健康跌超5%,愛爾眼科跌超22%,智飛生物跌超18%;恒瑞醫藥漲超12%、康恩貝漲超18%。

“與歷史數據相比,剔除醫藥主題基金后公募基金對于醫藥處于低配狀態。”張佳博建議,下半年可關注籌碼結構較好、基本面及估值處于底部,且下半年經營趨勢向上的細分子板塊或個股。

記者觀察

醫藥板塊估值處于低位 看好合規研發型藥企

目前來看,醫藥板塊估值處于偏低水平,中長期來看板塊投資價值依然良好,在醫改持續深化背景下,中藥、配套產業鏈、創新藥械等都可能成為未來投資主線;與此同時,合規性更強的藥企未來也有望具備相對更高的業績確定性。

就外部環境而言,醫藥反腐力度加大、高銷售費用藥企承壓,再加上國家政策鼓勵藥企不斷創新,比如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8條舉措就特別提到了“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攻關,牽頭承擔工業軟件、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基因和細胞醫療、新型儲能等領域的攻關任務”,在此情形下,創新研發型藥企反而可以輕裝上陣、實現突圍。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立足民生需求,研發制造出更多大眾用得起的新藥好藥應該成為藥企的追求。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