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露天電影豐富了深山苗寨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5月16日晚,在融水苗族自治縣拱洞鄉廣雄村廣校苗寨,石安林和妻子在給村民放電影。
石安林和妻子正在搬運放映設備。
村村通了水泥路后,夫妻倆開著面包車就能直達村寨。
石安林和妻子石敏咪是融水苗族自治縣拱洞鄉高武村高武苗寨苗族村民,今年分別59歲和53歲。石安林自小就喜歡電影,2002年,當地文化部門組建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隊,石安林加入其中,負責拱洞鄉和大年鄉的放映任務,夫妻倆自此堅守在大苗山中為村民放映電影整整21年。
他們負責的片區位于云貴高原苗嶺山脈東南部,村寨散落在崇山峻嶺之間,以前由于不通公路,夫妻倆經常需要扛著四五十斤重的設備步行上山,如今,“村村通公路”讓他們開著面包車就能直達村寨。
21年來,在放電影的路上,夫妻倆相依相伴,他們奔走在2個山鄉19個行政村89個自然屯之間,行程達20多萬公里,放映電影超過5000場次,把無數歡樂和知識撒播到苗山深處,石安林多次獲得縣、市“優秀農村電影放映員”稱號。
“現在偏遠村屯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和老人,文化生活較為貧乏,他們對電影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結。所以只要群眾需要,我們就一直放映下去。”石安林說。龍濤/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