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

會計做賬步驟教程_會計做賬步驟

時間:2023-05-09 09:41:23       來源:互聯網


(相關資料圖)

1、步驟:1根據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根據記賬憑證填制明細賬,總賬。

2、日記賬,最后填制財務報表基本運用公式一、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二、會計賬戶: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三、發出存貨計價方法:個別計價法 2、先進先出法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加權平均單價=實際成本÷存貨數量 4、移動加權平均法 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 )÷(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四、發出材料成本差異率: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五、銷售商品的核算:毛利率法: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2、售價金額法;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銷差價率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年限平均法 : 年折舊率=(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使用受命(年)X100%月折舊率= 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X月折舊額2、工作量法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價X(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X單位工作量折舊額3、雙倍余額遞減法 : 年折舊率= (2 ÷ 預計使用受命(年))X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率=每月月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X月折舊率4、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X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 -預計凈殘值)X月折舊率七、完工百分比法勞務收入及費用公式:本期確認的收入=勞務總收入X本期末止勞務的完工進度-以前期間已確認的收入2、本期確認的費用=勞務總成本X本期末止勞務的完工進度-以前期間已確認的費用 貨幣資金=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應收賬款凈額=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流動資產合計=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賬款凈額+ ¨+存貨+¨其他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合計=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清理+在建工程+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 無形及遞延資產合計=無形資產+遞延資產 資產合計=流動資產合計+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合計+無形及遞延資產合計+其他資產+其他長期資產+遞延稅款借項 累計折舊(及其他備抵類科目):先在第一行運算符處選“-”,然后在第二行輸入科目名稱及項目方向 未交稅金=應交稅金 未付利潤=應付利潤 其他未交款=其他應交款 長期負債合計=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其他長期負債 所有者權益合計=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 未分配利潤=利潤分配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合計=流動負債合計+長期負債合計+遞延稅款貸項+所有者權益合計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補貼收入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期間費用。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