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

氫能每日報,縱覽氫能天下事【2023年6月15日】

時間:2023-06-16 10:58:30       來源:國際能源網/氫能匯

1

法規政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北京經開區發布貸款貼息申報指南

6月14日,為貫徹落實《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于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京技管〔2022〕125號)的工作要求,現開展2022年氫能產業企業貸款貼息申報工作。自2023年6月15日至2023年6月28日期間通過經開區官網政策兌現模塊進入政策兌現綜合服務平臺申報,最高貼息1000萬元。

2、廣州黃埔區啟動年度氫能產業園運營和租房補貼申報

6月13日,廣州黃埔區發改局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區促進氫能產業發展辦法(第四批)兌現工作的通知。氫能產業園運營補貼和辦公(生產)用房租金補貼最高都為100萬元,補貼期限最多3年。

2

企業動態

1、260億投資!吉道能源百萬噸綠色甲醇項目簽約

6月13日上午,內蒙古赤峰市政府與中廣核新能源投資(深圳)有限公司、揚州吉道能源有限公司舉行簽約儀式,三方正式簽約風光制氫百萬噸綠色甲醇項目,協議投資約260億元,項目將落地巴林左旗和阿魯科爾沁旗。

2、搭載新研氫能系統,30輛“熊貓”公交車成都投運

近日,首批30臺搭載新研氫能燃料電池系統的“熊貓”公交車在成都市新都區交車投入運營。此次駛上成都街頭的“熊貓”公交車是長度10.7米的中型客車,由新研氫能成都子公司基于成都市新都區轄區公交運輸需求,與蜀都客車廠聯合研發。

3、陽光氫能榮獲德國萊茵T?V安全認證證書

6月9日,德國萊茵T?V集團為陽光氫能“壓力型堿性水電解制氫系統”頒發了安全認證證書。審核組從制氫系統工藝設計、防爆設計、結構泄爆設計、電解槽、壓力容器及控制系統架構安全性、網絡安全性、生產過程一致性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審核,一致認為該系統安全風險可控、設備安全合規,系統完整性和安全功能滿足中/歐相關法規標準,達到國際安全水平。

4、30輛!羚牛氫能交付浙江嘉興港務第二批氫能重卡

6月14日上午,羚牛氫能第二批30輛氫能集卡在嘉興港港區正式交付浙江海港集團嘉興港務,到目前為止嘉興港口已投運50輛氫能重卡,完全0排放,預計年減碳量達2603噸,相當于種51萬多棵樹。

3

行業大勢

1、章建華應邀訪問中東并達成氫能合作共識

近日,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應邀率團訪問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落實首屆中阿、中海峰會成果,加強與相關國家政策對接,推進能源務實合作。章建華與阿聯酋、沙特等多位領導人達成了氫能領域的合作共識。

2、一派氫能與伊泰煤炭共建碳中和示范項目!

6月14日,伊泰煤炭與一派氫能簽署了《氫能煤炭物流碳中和示范合作協議》,雙方將從綠色礦山、零碳運輸、智慧物流和風光氫儲車產業融合發展出發,樹立全國氫能及燃料電池重卡產業示范標桿。

3、江蘇南京溧水區政府與大連化物所達成戰略合作

6月12日,南京市溧水區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在溧水簽署了合作協議。要鞏固拓展合作領域,搭建溝通交流平臺,鼓勵科技創新,以科技引領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簽約儀式后,大連化物所參會人員還實地考察了龍蟠科技溧水產業園,并詳細了解了IV型儲氫瓶和堿性電解水制氫技術攻關情況。

4

國際視野

1、Endua推出首個模塊化巨型氫能“充電寶”

澳大利亞清潔能源公司Endua推出了首個專門建造的獨立氫能“充電寶”,這種模塊化的“充電寶”,每個大約6米長,3米寬,每個單元將驅動高達100KW的電力負荷。模塊化的設計允許根據現場需求擴展解決方案。

2、興建海水淡化工廠!2050年突尼斯可以向歐洲出口超過550萬噸綠色氫

突尼斯表示,到2050年,突尼斯能夠向歐洲出口550萬噸至600萬噸綠色氫。同時,投資成本對資金的要求也很高。生產100萬噸綠色氫需要250億美元的投資??紤]到該國缺水,國家打算在南部和中部,主要是在馬赫迪亞和加布特雷斯建立海水淡化工廠。一個產能為200立方米/天的海水淡化廠每年可供生產800萬噸氫氣。

3、美國能源部為大型鹽穴儲氫與氫氣發電項目提供5億美元貸款擔保

美國能源部發布了5.044億美元的貸款擔保,為先進清潔能源存儲提供資金,這是一種能夠提供長期季節性能源存儲的清潔氫氣和能源存儲設施。該設施位于猶他州的三角洲,將結合220MW的堿性電解槽和兩個巨大的450萬桶鹽洞來儲存清潔的氫氣。

4、顛覆性制造技術,降本70%!巴拉德宣布下一代柔性石墨超薄雙極板開發

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s)宣布,其計劃大幅降低下一代石墨雙極板的成本和提高規?;a能,包括引入顛覆性制造技術——下一代柔性石墨超薄雙極板的開發,以及作為巴拉德“3×3”電堆成本降低計劃的一部分,在加拿大擴大膜電極組件(MEA)制造能力。

來源:國際能源網/氫能匯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