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

道義街道太陽城社區打造“社區+企業+村集體”社區助餐服務新樣板

時間:2023-06-17 17:04:07       來源:二三里資訊

“小食堂”服務“大民生”,道義街道太陽城社區始終堅持問需于民,聯合企業共建“社區+企業+村集體”升級版太陽城社區國字大食堂,構建“惠及轄區居民、助力企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全產業鏈運營模式,以“懂其心、顧其安、利其益、便其行”為服務宗旨,著力打造一個便民利民親民、安心放心省心的社區食堂。

顧其安,科學穩妥辦好民生“食”事


(資料圖)

在簽訂合作協議前,太陽城社區黨委多次組織兩委班子成員、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到合作企業從制定營養菜譜,到優選食材與配料,再到后廚烹飪與制作等方面進行溯源實地考察,為居民把好“安全關”,確保每一個環節做到健康衛生。“胡蘿卜、土豆、大米……我們均采購沈北新區當地的原材料,食堂對食品安全嚴格把關,確保菜品安全衛生、營養健康”,太陽城社區黨委書記石帥介紹道。

利其益,對接需求打造惠民平臺

如何吃得好、吃得飽還要吃得實惠是居民當下最關心的問題,作為一項重要的便民惠民工程,社區食堂在價格上也讓老百姓感到舒心。軍人、殘疾人員可享受9折優惠、60歲以上老人享受8.5折優惠、80歲以上老人享受8折優惠、90歲以上免費就餐,食堂針對不同人群提供了相應的優惠政策。

懂其心,社區食堂項目快速落地

“石書記,咱們社區什么時候能有個食堂就好了,我跟老伴吃飯就方便多了”,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走訪中居民李大爺的這句話被太陽城社區黨委書記石帥記掛在了心上。

查閱資料、聯系企業、實地考察、簽約立項……在道義街道黨工委和太陽社區黨委的積極推進下,社區食堂項目順利落地,于6月16日上午正式開業。該項目以黨建為引領,深入踐行“兩鄰”理念,以高齡、空巢和失能老人為重點幫扶對象,打造品質養老服務品牌,以企業反哺解決民生需求,讓社區食堂實現“微利可持續”;建立“一個管家、兩鄰服務、四大板塊”運營模式,形成“社區+企業+村集體”共同發展的產業鏈條,采購沈北新區當地的米面糧油、蔬菜、調料等原材料,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優惠的價格、可口的飯菜、舒適敞亮的用餐環境,社區食堂開業當日,前來就餐的顧客絡繹不絕,食堂內還設置了奶吧、花店、超市等功能區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社區食堂開業僅3小時便有236位60歲以上老人辦理儲值卡,其中80歲以上老人27人,90歲以上老人1人。居民品嘗著可口的熱乎飯菜,圍坐在一起邊享受美食邊嘮家常,紛紛對“國字大食堂”贊不絕口。家住太陽城社區的王大爺說:“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吃上這么好的餐食,菜品豐富,飯菜可口、價格實惠!”

便其行,足不出戶享受便捷服務

太陽城社區居民總數10535戶,常住人口15809人,屬于超大型社區,人群基數大,人群來源廣,“上有老、下有小”的主干家庭占了大多數,老年人吃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每位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老人們不僅可以在餐廳就餐,還可以通過“線下+線上”的方式進行訂餐。為了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人或特殊群體,太陽城社區充分利用志愿者團隊、黨員先鋒服務隊、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的力量,針對高齡、空巢和失能老人等就餐實際需求,提供特需配餐、上門送餐等精準服務。

下一步,道義街道太陽城社區將全面推進“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針對老年人就餐實際需求,不斷推動“家門口”助餐體系建設,攜手企業和村集體在讓“小食堂”服務“大民生”的同時,不斷提高和滿足居民多層次、多元化的文化和生活需求,進一步為居民的幸福“加碼”,真正實現“老有所養”,用飯菜的溫度,溫暖居民的幸福“食”光。

(華商報記者 趙增宇)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