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剪下的頭發被小心地扎好,輕輕放入一個個盒子里,盒子變得沉甸甸的,里面不只是長發,更是每一位捐發者的愛心。這些沒有經過染燙的健康長發將被制作成假發套,捐贈給有需要的患兒。
6月30日,“愛從‘頭’開始——2023年第八季為白血病患兒捐發公益行動”在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舉行,來自長三角三省一市的捐發志愿者們小手牽小手,為上海市兒童醫院及長三角各兒科醫院的患兒捐出長發,用實際行動詮釋當代青少年的責任與擔當。
分享愛、傳遞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影響力逐年擴大
“2016年,華四初三畢業生發出了‘待到長發及腰時,定是愛心捐發日’的倡議。到今年,畢業季為愛捐發項目在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下,已經‘八歲’了,即使在疫情期間也從未停下腳步。”現場,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華四”)黨總支書記王臻介紹了8年來項目成長的足跡。
在距離學校一墻之隔的上海市兒童醫院(瀘定路院區),那些不幸患上白血病、腫瘤等慢性疾病的孩子,為了生的希望,不得不接受放化療,漸漸地,這些孩子變成了“光頭”。他們失落的神情,不甘的淚水,觸動了華四的同學們。
8年前,華四學子發出了“愛從‘頭’開始”、設立捐發志愿庫的倡議。捐發活動就是起源于這樣一份愛心與支持。項目自2016年開展以來,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華四攜手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美發美容行業協會,波克城市等多家愛心企業,共同組織開展每年的捐發活動,影響力和參與人數逐年倍增。
2022年,華四對該項目注入新的內涵,以驅動性問題做引導,以項目化學習的方式讓更多的孩子加入進來。每個孩子都有角色,讓公益輻射由長發到短發,由女生到男生,從校內到校外。學生以項目化學習的方式,對“為何捐發”的公益認知越來越深刻。
截至2023年,華四為愛捐發項目共開展207次捐發志愿活動,共計參與志愿者人數1393人,共有159名患兒戴上了假發。
聯盟校、捐發網
輻射公益正能量
站在離開少年奔向青年的起點之上,華四學子用自己的力量嘗試點燃每個人心中的公益正能量。七年級學生代表高興帶來“從零開始不斷突破——項目化學習成果分享”。吳啟文、蔣樹聲兩位同學帶來了“‘剪’,并不簡單”的微分享。
2016年,華四成為上海市第一所設立“為愛捐發”公益項目的學校。隨后,該項目逐步由華四一所學校向區級、市級乃至長三角地區進一步覆蓋,輻射到更多領域。
儀式現場,上海市甘泉外國語中學、上海市梅隴實驗中學、上海市銅川學校、上海市沙田學校、上海市真北中學、上海市普陀區金沙江路小學、上海市普陀區真如第三小學、上海市普陀區綠洲幼兒園、上海市兒童世界基金會普陀幼兒園、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等10所獲頒“愛從頭開始——為白血病患兒捐發公益聯盟學校”。普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朱小林,普陀區教育工作黨委書記胡俊,長風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顧曉鵬為其授牌。
為方便大家捐發,上海市美發美容行業協會組織了13家美容美發機構一起加入這支充滿溫暖的隊伍,形成了一張愛心捐發網。理發師們用手中的剪刀,剪掉了愛心志愿者的“青絲”,為患兒們編織出希望。現場,13所單位成為“愛從頭開始——為白血病患兒捐發公益基地單位”,同時也更新了捐發地圖,愛心志愿者們可以前往地圖上的志愿服務基地進行捐發。
見證成長
詮釋青少年責任與擔當
捐發活動不斷傳遞著“愛”,也見證著青少年們的成長,給孩子們心中埋下一顆“愛”的種子。一個小小的善舉可以溫暖他人,更能溫暖自己。
當天現場,就有兩位特殊的愛心志愿者,她們是華四第一季和第二季為愛捐發的志愿者,華四2016屆學生蘭心和華四2019屆學生張樂然。雖然她們已在大學就讀,但她們對捐發活動一直念念不忘,這次又回來參與捐發公益行動。
捐發活動對我來說是一個成長的記憶符號,每每回想都覺得無比暖心,讓我覺察自己的幸運與責任。
目前就讀于耶魯大學的蘭心希望學妹學弟們也能以自己的方式傳承這項活動,收獲自己獨一無二的成長與感悟。就讀于上海紐約大學的張樂然則欣然表示,這是她第三次參加捐發活動,兩年細心呵護的秀發,是因喜歡而生。今天捐出長發,期待它帶著這日積月累的愛去撫慰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
一束“青絲”一份慰藉,剪下的是頭發,延綿的是希望。來自普陀區以及全市范圍的捐發志愿者們小手牽小手,為上海市兒童醫院的患兒們捐出自己的長發,用實際行動詮釋當代青少年的責任與擔當。上海市美發美容協會的理發師們細心剪下長發,精心修剪發型,為孩子們記錄下最美的成長瞬間。
當天100余名捐發志愿者現場捐出自己的長發,拿到了屬于自己的捐發志愿者證書。普陀區教育工作黨委副書記錢俊、上海市兒童醫院黨委副書記徐文靜、普陀區長風新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印華蓮、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與終身教育發展部副部長周賽君為第一批志愿者頒發“捐發志愿者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