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們被評為2022年度貴州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感謝你們為福泉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4月10日,黔南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福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龔傳彬專程將表彰牌匾送到貴州泰福石膏有限公司。
【資料圖】
“局里派出企業‘特派員’入駐我們企業,零距離服務,幫助我們爭取資金、信貸等支持,企業才有今天的榮譽。”接過牌匾,公司副總經理王德華既高興又激動。
在新型工業化主戰場上,福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始終秉承以“政企一心,做企業發展的娘家、服務企業的管家、產業提質的行家”的“三家一心”黨建品牌理念,先后選派46名企業“特派員”入駐118家企業開展脫產服務,搭建“企業家沙龍”政企零距離溝通平臺,建立企業“安靜生產期”和新產業新業態包容審慎監管機制,讓企業安心生產、放心發展,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
裕能新能源項目二期建設。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莫宇 攝
2022年,企業“特派員”幫助入駐企業解決項目困難問題284個,向上爭取資金1.1億元,基金15億元,有力推動了中小企業向骨干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骨干企業向龍頭企業、小巨人企業培育。目前全市已培育國家級創新型企業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8家,其中小巨人企業5家。
作為福泉市新型工業化牽頭單位,福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積極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政策機遇,把發展壯大新能源材料產業作為傳統磷化工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構建以現代化工為首位產業,精細化工、新能源材料和節能環保為主導產業的現代化工體系,不斷做實貴州省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一核兩區”的硬“核”支撐。2022年,全市實現新能源材料產值75億元,占全省新能源材料產業新增產值的三分之一,成為全省產能最大的新能源正極材料出品縣(市)。
位于福泉市雙龍工業園區的貴州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資料圖
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和“硬支撐”。為高質量抓好項目建設,打造政企共贏新高地,福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黔南高新區積極組建新型工業化工作專班、千億級園區建設專班,與要素保障部門形成合力,著力推動簽約項目快落地、落地項目快開工、開工項目快投產、投產項目快見效。其中裕能一期磷酸鐵鋰項目,從開工建設到建成投產僅用6個月時間,創造了福泉市重大項目建設的最快速度。
項目建設既要跑出“加速度”,又要做到“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福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堅持把隱患當作事故分析研判、處理,采取“監管執法+巡查”和“互聯網+監管”等形式,確保問題隱患第一時間排查發現、第一時間管控到位,有力推動福泉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目前,全市生產(試運轉)煤礦全部實現綜采綜掘和輔助智能化系統升級改造,是黔南州唯一全面實現綜采綜掘的縣(市)。
福泉市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德玉 攝
同時,積極探索推行非公“黨建聯建”,不斷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推動“組織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實現非公企業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100%覆蓋。2021年以來,在產業工人中發展黨員68名,占全市新發展黨員總數的11%,60%以上的黨員產業工人成為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技術骨干,逐步構建起了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為持續深化模范機關創建,2021年以來,先后選派32名黨員干部到駐村幫扶、重大項目建設、疫情防控、信訪維穩一線建功立業。局機關先后榮獲全國節約型機關、全州文明單位、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優秀單位、全市巾幗文明崗、三八紅旗集體等稱號。
“在下步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第一主攻方向,圍繞千億級園區建設,打造千億級產業艦隊,大力發展新能源材料產業,爭當貴州工業排頭兵,努力把福泉打造成為全國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為全省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發展貢獻福泉工信更大力量。”龔傳彬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安通
編輯 李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