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玉料。當你得到一塊古玉時,首先要確定它是玉還是石,然后再確定這塊玉的類別和產地。據專家考證,我國商代以前使用的絕大多數玉料都是就近采集的當地玉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其中蛇紋石(岫巖石)玉、石英巖玉、蛇紋石大理巖比較典型和廣泛,還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和新疆的和田玉。從商代晚期開始,和田玉就被廣泛應用于古代玉器中,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
3、以上歷史時期所有做工特別精美的名品或擺件,一定是上乘的和田玉。所以首先要用時代來判斷古玉,時代特征被稱為判斷玉器的一個基本方法。比如商代以前的一件古玉制品,就是和田玉做的。
4、這里面可能有“謊言”。再比如,一件制作精良的戰國玉,是用低級雜玉或者彩石制成的,里面也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這就需要你有盡可能多的歷史知識。
5、看器皿的種類,古人制作玉器是一件非常嚴謹精致的事情,在不同的時代有其相對固定的型號和樣式。而且古代玉器的花紋和紋飾變化非常緩慢。只要我們真正掌握了各個典型歷史時期玉器的花紋和紋飾特征,就能很快確定玉器的年代。
6、從而判斷真偽。一般來說,我國玉器中的“名品重器”數量非常有限,而且由于是手工制作,往往只有一件藝術品,所以當你拿到一件“傳世”古玉名器時,要仔細觀察,任何微小的差異都要反復研究。
7、最好咨詢相關專家進行鑒定,否則一不小心就容易“撞眼”。
8、但是看做工特點,玉雕所用材料的硬度大多在4.5度以上,不能直接用刀雕刻。取而代之的是用儀器驅動介質研磨。在古代,制玉的工具只有“磨石”、沙子、有鈍邊的雕刻器和鉆頭,而且都是由人手完成的。
9、而現代制玉廣泛采用機械加工,前者速度慢,后者高速的制作過程必然會給玉石本身帶來完全不同的加工痕跡,這也是鑒定古玉的重要依據之一。
10、看琴色,玉上的琴色就像樹的年輪,是玉的世代年齡的標志。如何區分玉石的天然顏色和人工侵蝕染色,是辨別玉石真偽的關鍵。翡翠的自然顏色是由不同的礦物成分決定的,一般情況下不會改變。
11、其中自然生成的基礎色由內而外逐漸變色,深入到肌肉內部,形成鈣化。即使是多色的石頭,也會有漸變自然的過渡痕跡。人工蝕刻色是被某種有機物或無機物腐蝕的顏色,一般只附著在玉石表面。
12、而且這種人工上色覆蓋的是整個玉石而不是某一部分,一些不那么高明的制作,只要用燈光一照,浮華的本質馬上就能顯露出來。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