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京津冀“瓣瓣同心” 呵護碧水藍天

時間:2023-05-22 08:44:59       來源:冀云

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嘉琪 喬婭


(相關資料圖)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鄙鷳B環境保護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京津冀三地生態環境部門齊心協力、攜手治污,圍繞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水環境聯保聯治、生態環境聯動執法等重點領域,強化對接機制,實現優勢互補,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實現了大幅改善。

空中俯瞰,塞罕壩就像一塊萬頃綠毯。王龍 攝

——2022年,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降幅均在60%以上,其中,河北省所有設區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第一次全部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后十”。

——三地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比例均動態達到國家“十四五”目標要求,且全面消除劣V類斷面。

——河北完成營造林600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40萬畝,進一步筑牢了京津冀生態屏障。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畫卷在京津冀逐步鋪展開來,生態環境協同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大氣治理,讓藍天白云成為常態

“轟油門,再轟油門!”在石家莊市鹿泉區機動車環保聯合檢查站,檢測人員正在對一輛14米長的重型卡車做尾氣檢測。

“1.42”,連續4次檢測后,不透光煙度計報出了檢測結果。法定限值為1.32,這意味著,該重型卡車尾氣排放超標。

以前,車輛檢出尾氣超標,環境執法人員一般會罰款和勸返。2020年5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同步實施《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根據條例,生態環境部門會出具維修復檢催告單,10個工作日內維修復檢合格才能銷號,否則就會被錄入超標排放“黑名單”,在京津冀三地“寸步難行”。

如果一輛天津的超標大貨車在河北被查,京津冀三地生態環境部門都能通過機動車超標數據平臺查詢到這輛車的超標信息。以后,這輛車無論行駛到北京、河北還是天津,都將被重點檢測。

在京津冀三地攜手共創藍天的征途上,標準協同意義重大。區域統一標準的出臺跳出了行政區劃限制,“一把尺子量到底”,解決了管理尺度不一的問題,也提升了協同治污的效果。

石家莊藍天風景。資料圖片

作為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的主戰場,近年來,河北省深入開展工業企業全面達標排放、揚塵面源污染治理、產業集群升級改造、柴油貨車污染治理、重污染天氣消除等一系列攻堅行動。2022年,河北空氣質量達到2013年以來最好水平。

“藍天保衛戰有了階段性成效,但我們深知,現階段的成績還需要持續鞏固拓展,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放松?!焙颖笔∩鷳B環境廳大氣環境處李正方告訴記者,為了便于區域聯防聯控,河北省與京津不斷完善重污染天氣預警會商機制,針對可能發生的區域重污染過程,提前發布相應級別預警,啟動區域聯動機制。三地還統一了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減排比例,共同擦亮三地藍天。

流域共治,共護一灣碧水長清

密云水庫流域總面積15788平方公里,其中河北省占78%。作為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保護好密云水庫“無價之寶”,離不開京冀協作,更離不開全流域的共同努力、協同推進。

“請出示證件(證照),接受檢查。”承德市生態環境局灤平縣分局執法大隊大隊長鐘春利正與來自承德、北京的生態環境執法人員一起,對北京密云水庫上游污水處理進行現場聯合執法檢查。

在灤平縣境內的潮河流域,碧波蕩漾、水草豐茂,不時有棲息的候鳥掠過?!巴ㄟ^信息互通、聯合執法,京冀攜手形成了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全力守護好這一灣碧水。”鐘春利說。

北京密云水庫(無人機照片)。圖片來源 新華社

京冀協同聯合治水保水,早已在探索的路上行進了多年。2020年,京冀兩省政府就制定印發了《京冀密云水庫水源保護共同行動方案》,攜手推進“生態保水、執法保水、科技保水、工程保水、河長制保水”五大行動。

特別是2018年底北京市與河北省簽訂了《北京市河北省密云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去年又完成了新一輪續簽。有數據顯示,補償期總氮濃度總體明顯下降,且密云水庫水質常年穩定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的標準。

近年來,河北省圍繞白洋淀流域、京津水源涵養區、環渤海、冀中南等重點區域,抓好源頭防治、過程治理和末端管控,推動京津冀河湖聯防聯控,落實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持續改善河湖水質。

初夏的白洋淀鳥翔魚躍,一片生機勃勃。

一只青頭潛鴨在白洋淀荷塘邊悠閑游弋。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鄧光韜 攝

“這幾年,過去很少見的銀魚又頻繁出現在白洋淀了,魚和鳥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睆男≡诘韰^長大的劉學青,說起白洋淀水質的喜人變化,臉上堆滿笑容。

作為華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泊,白洋淀對維護華北地區生態環境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被譽為“華北之腎”。

然而,過去由于缺少上下游協同防護,處于“九河下梢”的白洋淀成為納污之地。

恢復“華北之腎”功能,需要區域流域共治,而雄安新區的設立,為打破行政區域壁壘,實現白洋淀上下游溯源治污、源頭護水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河北省積極推進建立和完善與北京市、天津市等周邊地區協同治理制度機制,經過一系列的治理,白洋淀淀區水質明顯得到提高和改善。從2017年的劣Ⅴ類提升到Ⅲ類,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華北明珠”重放異彩。

科學治沙,筑牢京津冀生態屏障

5月,塞罕壩正值造林季。在千層板分場長腿泡子營林區,施工員們正在落葉松林里,實施林冠下造林。高矮之間呈現的是塞罕壩機械林場近年來打造的近自然造林模式。

塞罕壩地處北方防沙帶的重要位置,是京津防沙和保水源的關鍵區域。過去60年,塞罕壩造就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無數治沙人在與荒漠化的較量中戰黃沙、鋪綠蔭。

受高寒、高海拔、半干旱、土地沙化等因素影響,塞罕壩過去幾十年造林主要圍繞華北落葉松、樟子松和云杉等三大樹種展開。但樹種單一對防蟲、防火、防病害等方面都可能造成不利影響。

塞罕壩機械林場營林科務林員袁中偉正在檢查樹木的生長情況。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白亞軍 攝

“近些年,我們采取混交林造林,引進了很多新樹種,就是為了讓我們的人工林更接近天然林。”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三代務林人袁中偉告訴記者,最近,河北印發了《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營造近自然異齡混交林工作方案》,到2040年全場混交林面積將新增24.4萬畝,總面積達到49萬畝,混交林占比超過40%,構建起多樹種、多層次、復合式的森林結構,逐步形成樹種林齡結構合理、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抵御病蟲害能力和防火能力也更強。

緊鄰京津的張家口、承德是我國北方風沙南侵的主要通道之一,兩地沙化土地面積在全省占比超過60%?!氨本┦I?,豐寧占七八。”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小壩子鄉,20多年前這里曾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源地之一,沙化面積高達70%多。

小壩子鄉鄉長孫冬梅說,之前人們對小壩子的印象就是,“牛能上墻,豬能上房,道被堵死,莊稼埋光?!苯陙恚巫余l平均每年造林2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由之前的15%增至30%,林草植被覆蓋率由30%提高到70%,土地沙化面積減少六成多。

為了加快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河北在豐寧、圍場壩上區域重點布局,對輕度退化草原實施圍欄封育,對中度退化草原實施松土、補播、施肥綜合治理,對重度退化草原實施人工種草等典型治理模式,持續改善草原植被,每年修復退化草地15萬畝。

過去5年,河北累計完成營造林4161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280萬畝,防沙治沙1709萬畝,沙化土地、荒漠化土地面積分別減少153.7萬畝、450.5萬畝。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兩山、兩翼、三環、四沿’重點區域,大力實施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和修復、太行山燕山綠化、雄安新區千年秀林、白洋淀上游規模化林場等重點工程項目,進一步增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堅決筑牢京津冀綠色生態屏障?!焙颖笔×謽I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鳳庭說。

重污染天數大幅消減、優良天數大幅增加,劣Ⅴ類水體斷面清零、水生態得到保護和修復,森林覆蓋率穩定提高、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好成績來之不易,未來,河北省將在推進全面綠色轉型中實現新突破。(部分素材綜合新華社、河北日報、長城網等)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