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為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6月14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推進基本養老體系建設及養老事業和產業發展新聞發布會。會上就近日出臺的《關于推動養老事業和產業發展 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和《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進行解讀。
江蘇省民政廳一級巡視員沙維偉介紹,江蘇是全國老齡化程度較高、老年人口較多的省份,截至2022年底,全省60周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974萬,老齡化率23.18%,高于全國3.38個百分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印發《實施意見》和《若干措施》,全方位、多維度促進全省養老服務提質增效。
《實施意見》圍繞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引導多元主體參與養老服務、推動養老服務提質增效、提升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效能、強化養老服務要素保障等5個方面,出臺了18項具體舉措;《若干措施》圍繞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運行機制、強化基本養老服務兜底功能、提升基本養老服務能力、拓展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加強基本養老服務監管、強化基本養老服務保障等6個方面,細化了18項具體內容。
會上獲悉,江蘇將加強困難老年人兜底保障,為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失能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補貼、養老護理補貼。對特殊困難的空巢獨居老年人,建立定期探訪關愛制度。發揮公辦養老機構保基本作用,合理確定公辦養老機構床位規模,明確公辦養老機構輪候原則和優先入住對象。推進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和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沙維偉表示:“各地需調整完善本地區基本養老服務目錄清單,確保老年人方便可及、適度均等獲得基本養老服務。針對兜底保障、特殊困難、失能失智和一般老年群體,分層分類提供精準化服務。”
同時,江蘇還將拓展基本養老服務供給。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組建國有養老服務集團公司,探索將具備條件的公辦養老機構改制為國有養老服務企業。綜合運用規劃、土地、財政、人才、稅費等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基本養老服務。因地制宜完善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布局,政府投入資源或者出資建設的養老服務設施優先用于基本養老服務。
沙維偉表示,兩份文件聚焦基本養老服務的相關內容,著力打通養老服務的“堵點”“痛點”“難點”,解決當前養老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下一步,江蘇省政府將認真抓好兩個文件精神要求的貫徹落實,推出更多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舉措,努力開創江蘇養老服務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