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群雄并起,跨境電商的大航海時代

時間:2023-06-30 07:53:43       來源:至頂頭條

作者:劉文軒

過去幾年,出海在中國企業中形成新一輪熱潮,許多個人賣家通過跨境電商開啟了自己的副業之旅,跨境電商也在近兩年成為企業拓展市場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近期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貿易年度報告》,在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達到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電商的發展讓制造商可以直接觸達海外消費者,無需依靠專業的外貿經銷商和采購商,直接開拓海外市場,打破了傳統的外貿模式,簡化了貿易流程,為中國外貿發展注入新動能。


(相關資料圖)

在國際物流便捷性提升等多重利好因素影響下,經過幾年的摸索,我國跨境電商已經總結出一套較為成熟的打法。在2018到2020年之間,跨境電商市場規模持續加速增長,不過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跨境物流運輸受阻,造成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增速放緩。到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來到萬億元,較上一年增長%。到2022年底,這一數字上升到了萬億元。

盡管經歷了一些波折,但從跨境電商在這幾年的表現來看,它依然充滿活力與潛力。

新興市場 vs 發達國家

過去兩三年經濟遇到的挑戰,使創業者和投資人把目光投向海外,很多跨境電商企業將東南亞視為下一個掘金的機會,但事實告訴我們,東南亞也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這一點,從數字中也有所體現。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目的地中,美國占%,英國占%﹔進口來源地中,日本占我國跨境電商進口總額的%,美國占%。

盡管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具有增長更快、機會更多、潛力更大的特點,但對于國內的部分跨境電商平臺來說,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似乎比東南亞具有更強的吸引力。

個中原因,不乏外來人對市場熟悉程度不如本土企業,地位難以撼動。舉例來說,SHEIN作為一個快時尚零售品牌,在進入東南亞市場后,并沒有拿出與它在美國市場一樣的好成績,在印尼,SHEIN的訪問量也遠不及ZALORA。本土深耕多年的ZALORA、Shopee同樣提供價格低廉的商品,并且更懂得本地消費者習慣,SHEIN難以通過低價策略在這里打出一片天地。

東南亞分布著許多國家,市場分散但競爭激烈。也許是有了SHEIN的前車之鑒,拼多多在推出TEMU之后并沒有優先考慮進入東南亞市場,而是在歐美發達國家發起價格戰。發達國家的民眾具有更強的消費能力,但近兩年的通脹問題,也迫使人們不得不精打細算起來。另一方面,盡管亞馬遜、eBay等傳統平臺長期作為人們線上購物的首選,但這些平臺并不具備中國電商平臺中普遍存在的“好逛”特質。也許正是這些原因,促使SHEIN、TEMU在這些發達國家市場擁有了立足之地,甚至直沖App Store榜首,Apptopia對美國應用商店下載量的統計數據也驗證了這一點。

和東南亞一樣,印度也被視為一片“新藍海”,印度擁有龐大的人口規模。截至2020年6月底,SHEIN下載量最高的三大市場,除了美國和沙特阿拉伯,就是印度。不過隨著微信、TikTok等中國應用被封禁,SHEIN不例外地撤出了印度。不過最近有消息稱,SHEIN似乎找到了化解危機的辦法——依靠平臺,以亞馬遜賣家的身份重返印度市場。

依托平臺 vs 獨立建站

對SHEIN來說,獨立網站和應用程序是主要的銷售渠道,但是它也可以選擇入駐亞馬遜這樣的平臺,以這種靈活的方式重返印度。

其實在跨境電商的形態上,如今也逐漸衍生出依托平臺與獨立建站兩大派別。在平臺方面,除了人們熟知的eBay、亞馬遜等知名巨頭外,Shopee、Lazada、Flipkart等新興市場誕生的電商平臺也成為商家們的新選擇。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0年入駐Shopee、Lazada的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占比分別為%和%,緊隨亞馬遜、阿里巴巴國際、速賣通、eBay等知名平臺之后。

在這些跨境電商平臺的選擇中,近兩年表現最為突出的則是TEMU。

和SHEIN一樣,依靠強大的供應鏈支持,加上親民的價格,TEMU吸引了不少用戶。但相比SHEIN,TEMU的增長速度更為驚人,在上線的短短4個月內就獲得了大量用戶,截至2022年12月,TEMU的獨立訪客量增長到4450萬。相比之下,在2022年9月,TEMU的訪問量僅小幅增裝%,幅度遠低于SHEIN,到12月,這一數字達到%,增幅第一。

在另一邊,直播帶貨在國內的盛行,也讓TikTok把這股風潮帶到海外。根據Decision Lab和越南移動營銷協會(MMA)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與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2023年第一季度TikTok Shop在越南的使用率正在持續增長,目前已經達到25%,對于具備外語能力的主播來說,通過TikTok Shop帶貨也是很好的選擇。

盡管平臺具有各種各樣的優勢,但此前亞馬遜封殺中國賣家的事件,也讓許多人背脊一涼。想要不受多變的平臺規則限制,甚至想要好好發展一個獨具特色的品牌,獨立建站成為平臺之外的新選擇。

對于不具備網站搭建能力的賣家來說,目前市場上已經存在很多“傻瓜式”的獨立建站服務,最有名的當屬Shopify,它提供了相當豐富的資源和案例,包括為電商功能設計的數百種主題模板,以及相應的營銷工具和統計工具。

在Shopify之外,SHOPLINE、Ueeshop、Shopyy等新興團隊也涌入了這條賽道。已經在國內市場提供在線店鋪搭建服務的有贊,也面向出海商家推出名為AllValue,知名SaaS開發商微盟也推出“一站式跨境出海服務”ShopExpress,更是提供了包括店鋪搭建、營銷等環節在內的“一條龍”式的服務。

與此同時,獨立網站運營者在很多時候也會有售賣商品的需求,于是一些傳統域名、建站服務商如GoDaddy、WordPress、Wix等等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出了相應的功能。例如知名域名租賃商GoDaddy,也提供了自己的建站和域名郵箱等一系列服務,但這樣“大而全”的平臺,終究不是專門針對電商設計,在相關的功能和資源方面,依然沒有Shopify這樣的專業電商建站平臺多。

相對于依靠平臺,獨立建站可以讓賣家掌握更多自主權,但是在前期的市場調研、推廣引流上,也需要運營者多費精力,而且Shopify這樣的獨立電商服務也并非完全免費,需要考慮整體的成本;相比之下,平臺擁有更豐富的客源,不用考慮商品賣不出去的問題,自然更省心,但平臺有時候依然需要通過調整規則、壓低價格等方式才能讓自身獲取利潤。

平臺的魅力是否能夠長久不衰?平臺與獨立站之間,到底孰優孰劣?這些問題,就需要時間來驗證了。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