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 >

Ldquo或lsquo以德報怨怎么像rsquo或者說為什么是ldquo以德報怨?雙引號_視點

時間:2023-01-22 15:07:06       來源:聚焦網

1、“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意思是:有人說:“用善行回報惡行,怎么樣?”孔子說:“用什么回報善行?用正直回報惡行,用善行回報善行。


【資料圖】

2、出自《論語憲問》。

3、直,值,相當的對價,適量代價。

4、善與惡、德與怨,是人類有了價值判斷之后的概念。

5、善與惡,性質相反,一正一負;通常談及的善惡,判斷標準是明確的,即總體而論的、倫理的;具體說來,對人類社會有益的為善,對人類社會有害的為惡。

6、“適當的”不是“等價的、等值的”。

7、擴展資料賞析:孔子不同意“以德報怨”的做法,認為應當是“以直報怨”。

8、這是說,不以有舊惡舊怨而改變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堅持了正直,“以直報怨”對于個人道德修養極為重要。

9、孔子不贊成以怨報怨。

10、不贊成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一種報復的心態去面對別人的不道德,否則這個社會將是惡性循環,無休無止,那樣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和諧,當今的和諧,還有子孫后代的和諧。

11、引申:《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又將白金百兩,送與庵中老尼,另封白銀十兩,付與老尼啟建道場,超度蘇二爺朱婆及蘇勝夫婦亡靈,這叫做‘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2、”法律和刑法的使用是法家所提倡,在這種提倡外在壓制的形式下,往往忽視了每個人都有一個純凈純善的本性,猶如烏云遮日,被障礙住的是人性。

13、所以儒釋道三家皆提倡人性的恢復,善惡皆有因,然后根本都是善的“以德報德”,更需要用很感激的內心感恩給我們恩惠的人、事、物。

14、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以直報怨 以德報怨 以德報德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