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熱門看點:當前中國經濟沒有通縮 下階段也不會出現通縮

時間:2023-04-19 07:32:00       來源:證券日報


(資料圖)

“總的來看,當前中國經濟沒有通縮,下階段也不會出現通縮。”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對近期市場上關于中國經濟是否進入“通縮”如此回應。

今年以來,強勁的金融數據顯示出社會融資需求旺盛。不過,從通脹角度來看,經濟修復過程并未反映到價格層面,特別是3月份CPI同比降至1%以下、PPI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引起了市場對于通縮的擔憂和業界的廣泛討論。

在筆者看來,近期“通縮”論調的出現不足為奇,宏觀經濟本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領域。而且針對該論調業界各抒己見,不同觀點碰撞反而更加有助于厘清真相。針對通縮,國際上通常認為是指總體物價水平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下降,并表現為貨幣供應量持續下降和伴隨著經濟衰退。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青年課題組此前曾發文提出,典型的通貨緊縮主要具備三個特點:一是總體物價緊縮而非局部物價緊縮,二是物價連續一段時間負增長,三是伴隨貨幣供應量持續下降和經濟衰退。

有了明確的界定后再反觀我國的宏觀數據。盡管3月份CPI同比降至1%以下,但一季度CPI則是同比上漲1.3%。分類別看有跌亦有漲,并未表現出全面緊縮。貨幣供應量方面,2月末,M2同比增速達12.9%,創2016年4月份以來新高,3月末M2同比增速雖小幅回落至12.7%,卻依舊處于高位。至于我國經濟是否陷入衰退,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環比增長2.2%,答案不言自明。

CPI回落、局部物價漲幅為負等現象固然值得重視,但終究不能與通縮劃上等號。短期內,受高基數效應等影響,CPI和PPI數據或許還會在低位徘徊?!半S著下半年影響因素逐步消除,價格會回到一個合理水平?!备读钑煴硎?。

在筆者看來,對通縮的擔憂更多反映出的是對內需不足、消費不振的擔憂。進一步來說,我國經濟正在快速復蘇,市場對通縮的擔憂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的是對經濟復蘇可持續性的關注。

也正如付凌暉談到的,“當前國際環境還是比較復雜,世界經濟增長趨緩的態勢明顯,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經濟恢復向好但需求不足的制約仍然明顯,一些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回升的基礎還需要鞏固”。

基于此,更要加大力氣擴內需、促消費,以鞏固我國經濟向好勢頭。一方面,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消費服務、拓展消費場面等方面制定務實的政策舉措,提振企業信心的同時也將引導消費需求的進一步釋放;另一方面,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完善收入分配機制,穩就業、穩收入才能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此外,在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下,需進一步加快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