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富國基金
一方面,10年期國債利率下破2.7%,全市場3個月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下至1.6%;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儲蓄存款規模接近130萬億,錢多資產荒越來越顯著。股票市場,似乎又踏進了“無窮六絕七翻身”的節律。
(資料圖片)
01
錢多資產荒,利率水平不斷下行
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破2.7%,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下行,國內存款利率近兩年也進行了4輪大調整,存款利率中樞也在下移。資產荒,對于穩健型投資策略而言,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話題。
02
經濟弱復蘇,有錢“沒需求”
如果考察這一輪資產荒的本質,經濟復蘇較弱,貨幣流通速度下降是核心。根據wind數據統計,國內名義GDP與M2的比值近年來不斷下行,顯示貨幣擴張對于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越來越低。與此同時,超額儲蓄,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概念,背后則體現出貨幣流通速度不斷下降的尷尬。根本上體現的則是國內需求疲弱,投資者信心不足。
03
利率下行,股債受益
在利率下行的過程中,債券市場回報率不斷得到加持。年初以來,債券市場在眾多投資人的擔憂中默默創造出令人滿意的收益,一個核心驅動正在于錢多利率下行驅動。對于股票市場而言,今年上市公司盈利整體下行,抵消了利率寬松估值擴張的效應,并體現為A股市場此起彼伏的行業輪動格局。
04
利率下行通道,紅利與成長有利
考慮A股市場風格特征,資產荒背景下,利率不斷被壓低,而股息率相對更高的紅利投資往往更值得青睞。今年以來,紅利指數上漲9.29%,顯著領先上證指數4.63%可見一斑(截至2023-06-05)。另外,歷史上流動性寬松的背景下,成長風格一般較價值更為突出,今年以來中證1000領跑滬深300則是再一次的體現。
05
貴金屬與普通商品,風雨不同天
黃金等貴金屬的定價邏輯,體現為對全球經濟放緩與美債利率下行。特別是2005-2022年美債收益率下行與黃金價格上漲有高達近70%的正相關。根據央行數據,本輪央行增持黃金開始于去年11月份,也正是本輪10年期美債收益率見頂回落的初期。但普通大宗商品,需求決定方向,供給決定彈性。全球經濟增速下行,注定年內普通商品走勢坎坷。
06
資產配置,應對短期,籌謀長遠
安全、保值、增值,是資產配置的“三位一體”。從OECD國家來看,全球居民平均會拿出約三分之一的金融資產配置在現金和存儲中;三分之一的資產配置在股權和投資基金中,主要用來增值;另有約三分之一的資產配置在養老金、壽險和年金中;由于金融體制的不同,有的國家僅采用養老金,有的國家僅采用壽險與年金,有的國家兼而有之,但整體比例約占三分之一。在資產荒年代,資產配置不僅應對短期,還是長期未雨綢繆的重要手段。
07
六月突圍,資產配置看好三大策略
下半年布局資產配置的三大核心策略:1、紅利策略(利率下行,資產荒邏輯強化,紅利策略有望取得更好的相對收益);2、TMT板塊(流動性寬松,有利于成長股表現,AI加持TMT有望開啟科技新周期);3、美元債+黃金策略(海外發達經濟體衰落,加息走向尾聲,衰退敏感性資產有望走強,美元債基金產品與黃金資產相對占優)
08
資產配置,中期看什么?
穩定預期和激活民間資本,既是經濟增長核心亦是資產驅動邏輯。未來核心指標盯住民間投資數據的變動。當民間投資加速,往往意味著新一輪民營經濟的擴張,就業改善水到渠成,內需改善也就自然而然。
09
醫藥與消費,不急慢慢買
在本輪行情中,紅利與TMT策略先行走強,醫療和消費有望后繼跟上。本輪醫療處于低估值、低溢價率、低機構配置、增長前景穩定的格局中,困境反彈或僅僅缺少一個契機。而消費今年整體疲弱,則跟疲弱的就業數據密切相關,但中期的賠率和勝率都已逐漸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