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智翔金泰上市在即你敢買嗎?產品無商業化無盈利“退市”風險大 30多億募資能“燒”多久受關注|當前快訊

時間:2023-06-13 09:28:1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6月13日訊(記者 劉小菲)智翔金泰的上市征程再進一步。

6月12日,智翔金泰發布新股申購情況及中簽率公告。根據交易所提供的數據,智翔金泰網上發行初步中簽率為0.04%,回撥機制啟動后,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06%。根據規定,一般情況下,新股在發行結束后8個交易日內安排上市(如遇重大事件須視情況順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公開資料顯示,智翔金泰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制藥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抗體藥物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在研產品為單克隆抗體藥物和雙特異性抗體藥物。

2020年-2022年,智翔金泰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8.77萬元、3919.02萬元和47.52萬元,凈利潤分別為-3.73億元、-3.22億元和-5.76億元,合計虧損12.71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40億元、-2.38億元和-1.78億元。

智翔金泰在公告中提到,截至招股意向書簽署日,公司所有產品均處于研發階段,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及銷售,亦無藥品實現銷售收入,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截至2022年12月31日,智翔金泰合并財務報表口徑累計未彌補虧損為-8.19億元,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預期將持續虧損,累計未彌補虧損持續擴大。

“三無公司”

盡管智翔金泰是無主營業務收入、無利潤、產品尚未開展商業化的“三無公司”,但根據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其依然可以上市,即預計市值不低于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此外,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并滿足相應條件?!?/p>

不過,科創板也通過退市制度對未盈利上市企業在研發成功和盈利時限提出要求,若此類企業因研發失敗、商業化前景黯淡而喪失核心競爭能力,則將面臨研發失敗和財務指標雙重退市風險。

財務指標方面,研發型上市公司若是上市前自上市之日起第4個完整會計年度起,若出現以下兩種情形之一的,將啟動退市程序:(1)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前或者之后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前或者之后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2)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

招股書中,智翔金泰稱“未編制盈利預測報告”,不過提到了主要在研產品上市存在不確定性,存在未能實現盈利將可能被終止上市等一系列風險。

據財聯社此前報道,在投資者眼中,這樣入不敷出、資不抵債的財務數據更像是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很有可能“上市即退市”。在智翔金泰的首次網上路演時,有投資者直接向其保薦機構海通證券的保薦代表人王永杰提問:“請問公司虧損嚴重,為何還能上市?我家的小賣部一年能賺5萬多,盈利能力遠強于智翔金泰,請問是否也可以上市?”對于此問題,王永杰僅從側面回應了智翔金泰的業務布局。

逾2億研發支出打水漂

截至招股意向書簽署日,智翔金泰有12個在研產品,其中僅GR1501已提交新藥上市申請。據悉,GR1501用于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適應癥將面臨18個已上市生物制品的直接競爭和14個在研生物制品的潛在競爭,用于治療中軸型脊柱關節炎適應癥將面臨18個已上市生物制品的直接競爭和8個在研生物制品的潛在競爭。

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GR1801,其適應癥為狂犬病毒暴露后被動免疫,主要競品為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馬抗狂犬病血清和狂犬病病毒單克隆抗體,其中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共有18個藥品獲批上市,馬抗狂犬病血清共有3個藥品獲批上市,用于狂犬病毒暴露后被動免疫的單克隆抗體有1個藥品獲批上市及2個在研競品。其他3個產品處于早期臨床研究階段,也存在一定的上市產品及在研產品的競爭。

智翔金泰預計,GR1501、GR1801和GR1802預計獲批上市的時間分別為2024年初、2025年和2026年。不過,產品上市后,未來銷售收入的產生主要取決于公司產品市場推廣力度、醫生及患者對公司產品的接受程度等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競爭激烈等原因,智翔金泰于2022年3月終止了GR1405和GR1401項目的研發,這兩個項目已經分別進展到了臨床II和I階段。截至2022年12月31日,智翔金泰對這兩個項目累計投入分別為1.66億元和5325.53萬元。

“燒錢”不止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智翔金泰研發費用分別為2.36億元、2.95億元和4.54億元;研發費用(扣除股份支付)分別為1.94億元、2.95億元和2.73億元

如此高額的研發資金,是從何而來呢?除股東投入和融資外,智翔金泰還進行了貸款。截至2022年12月31日,智翔金泰已在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取得合計10億元的最高額授信,尚有未使用授信余額2.53億元,這意味著其重慶農商行已經貸款了7.47億元。

此外,截至2022年12月31日,智翔金泰賬面貨幣資金、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合計2.87億元。公司預計2023年研發費用(扣除股份支付)較2022年增長約2.41億元,也就是可能達5.14億元(扣除股份支付)。以此粗略計算,扣除股份支付,智翔金泰手中的現金可能僅夠支撐其6.7個的研發月,這可能導致智翔金泰2023年凈虧損進一步加大。

可喜的是,智翔金泰IPO已成功過會。智翔金泰近期發布的上市發行公告顯示,公司確定發行價格為37.88元/股,預計募集資金34.73億元,主要用于抗體產業化基地項目一期改擴建、二期項目、抗體藥物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2022年,智翔金泰的費用支出為6.41億元,這筆IPO募資夠智翔金泰“燒”多久也可大致測算出。

對于智翔金泰何時能實現盈利?上市后能否在資本市場上受青睞?中國網財經記者將保持持續關注。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