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廣西新聞網貴港7月26日訊(通訊員 陸宏夏 農莉 唐承航)貴港市港北區積極探索實施“契約化”共建模式,打破行政隸屬壁壘,以推進組織共建、隊伍共育、活動共辦、治理共管、事務共商、服務共抓、資源共享、發展共促“8個共”為重點,推動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系統行業、領域黨組織黨建融合互通,形成共駐共建、共治共享的黨建聯共體,有效提高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提升。
該區由社區建立駐區單位數據庫,聯合駐區單位召開城市黨建“契約化”共建“商談會”,圍繞推進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清廉社區建設、整合資源向基層傾斜、幫扶困難群體以及強化基層治理等方面展開商討,簽訂《城市基層黨建“契約化”共建協議書》。聚焦共建雙方的融合點,充分利用共建單位的資源優勢,詳細制定需求、資源、項目、責任“四項清單”,推出一批群眾有需求、黨群能參與、部門能解決的民生實事項目,涵蓋經濟、教育、環境、治安等方面。目前,該區已有151個駐區單位黨組織與35個城市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梳理形成需求清單710項、資源清單503項、項目清單380項、責任清單234項。
“契約”簽訂后關鍵還得看落實。該區健全城市基層黨建“契約化”共建制度,下設基層黨建、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社區公益、文化體育、經濟服務等6個專委,各駐區單位按照工作性質加入專委建設。街道按實際商派基層黨建“契約化”共建聯建員,建立“社區黨組織書記+駐社區共建聯建員”季度例會制度,集中攻堅、研究解決社區內的疑難雜癥。推行駐區單位與社區黨組織開展城市黨建“契約化”共建紀實檔案工作制,嚴格督促駐區單位執行“雙報到、雙報告”制度,年底按照“簽約單位自評、社區黨組織評議、街道黨工委總評、區委組織部復核”程序,科學化、精準化考評,實現“契約化”共建的常態化運行。同時,該區積極發揮城市基層黨建“契約化”共建機制作用,凝聚共建單位、“雙報到”黨員、網格員、居民代表、志愿者隊伍等多方力量,按照群眾“點單”、黨組織“下單”、共建單位“接單”方式,常態化開展‘組團式’‘訂單式’‘一站式’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來,該區8600多名黨員已到居住地社區黨組織報到,4500多名黨員領辦微心愿,組建志愿服務隊75支,開展各類政策宣傳、心理輔導、公益講座、趣味競賽等200場次,參與治安聯防、矛盾調解、垃圾分類、反詐宣傳等治理服務活動1.2萬余人次,惠及居民群眾5.8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