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

如何備課上課聽課_如何備課 上課 時訊

時間:2023-05-31 23:16:00       來源:互聯網

1、備課,是教師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師的職責和應遵守的規則。

2、即使是一名有經驗的教師也不是隨心所欲地進行教學活動的,因而,作為一名新教師不能不研究如何備課。

3、為使教學工作獲得成功,教師必須認真、充分、精心地備課。


【資料圖】

4、教師只有對教材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方法經過深思熟慮,了然于胸,才能把課講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

5、初次登上講臺,總是忐忑不安,怎樣才能備好課,如何才能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自己,這些都是新教師忐忑不安的原因。

6、我們都有過做新教師的經歷,可以說新教師的第一節課既是甜蜜的也是苦澀的。

7、歸納起來新教師在課堂上最容易發生的情形有這么幾種問題。

8、第一種問題是滿堂灌。

9、總覺得自己講得不夠詳細,害怕學生沒聽懂,結果一堂課下來,自己講得很累,但學生還是不知道這堂課究竟講了些什么,因為老師講得太多了,當發現效果不好時再來炒夾生飯口味就難改了。

10、第二種問題是照本宣科。

11、特別在文科教學中老師把書背得滾瓜爛熟,一堂課幾乎把書本中的知識一點不落地講完,劃字詞談中心,看上去老師功夫下的不少,但這種上法卻失去了上課的意義,效果肯定很差。

12、第三種問題是不能很好地分配時間與內容的關系。

13、由于教材的系統性不熟悉,對章、節、單元的知識了解不夠全面,難以準確把握重難點,往往出現一節課下來該講的還沒講。

14、下面我就新教師如何備課、上課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15、首先,我校為備課設計了專用備課本,包含教學計劃、教學設計。

16、教學計劃中有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計劃安排、計劃調整說明四塊內容。

17、學情分析要求教師在開學一周內根據班級學生實際填寫;教材分析則要在備課前通讀教材,對知識的難點重點做到心中有數,結合前后知識做系統性備課,防止備一課上一課;學期計劃安排是由年級組教師集體討論確定;計劃調整說明一般用于初三年級組根據學生情況和實際教學作部分改動。

18、一、教學設計如下表第二,要求教師備課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一、備教材 備課前應通覽全冊教材,閱讀教學參考,注意其章、節、單元內部的系統性、因果性、關聯性,同時注意與相關學科的聯系,從而進行單元、章、節的備課,幫助自己對本學科知識的體系有個大致的了解,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使自己對某些知識點在后繼學習中的作用有所認識,確定學生的認知特點與生活現實的結合,把握有效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維的切入點,找出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教材內容的“知識鏈”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結合點”,設計學科綜合教學活動,進而幫助自己確定現在的教學目標。

19、善于發現教材設計與教學流程上的沖突問題.新教材中經常會提出一些小問題(數學上的“思考”,化學上的“觀察與思考”,物理上的“思考與討論”等)有些問題是起到承上啟下引出新問題的作用。

20、二、備目標 知識點的講解,應該培養學生什么樣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就是通常所講的教學目標。

21、當教材所提供的素材還不能完全達到目標要求時,要考慮是否補充材料和重新整合。

22、(如政治、地理學科都出現了看似內容較淺,實則是重要內容,但學生與之相聯系的信息太少的現象)。

23、在分析教材與學生的基礎上,要明確三維目標,加強統整,確定學生學習的主線索。

24、教學目標的表述要具有可操作、可觀察和可檢測性。

25、并在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制定上限目標和下限目標。

26、如初中數學思維的過程,一般經歷直觀感知、觀察發現、歸納類比、空間想象、抽象概括、符號表示、運算求解等是大多數課時的目標。

27、物理教學中動手能力、歸納能力則是常見目標。

28、這些工作,一般是要求教師在暑期中完成。

29、新教師要主動找時間盡快完成。

30、三、備學生 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確定了,這只是做到了“知己”;緊接著還要做到“知彼”,那就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重新審視你所選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31、比如本課中某些知識點,可能從我們教學的角度來看,它們既非重點也非難點,但是學生對這些問題有可能非常感興趣,那么,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就不能因為它們不是難點重點,就不去準備或少去準備,恰恰相反,我覺得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認真準備。

32、如課后活動,盡管你準備的這些東西不一定都要寫在教案上,也不一定都要在課堂上給所有的學生講,但是你一定得知道,當學生問起時,你能說的很清楚,這是贏得學生對你信任的好辦法。

33、 四、備學法 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明確了,學生情況了解了,還要考慮到本課的這些教學內容,就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他們怎樣做才能更好地掌握這些內容。

34、這個過程就是備學法的過程。

35、如學中國歷史,其中有許多不平等條約的內容,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需要學生識記。

36、英語教學時識記單詞是不可少的,化學元素符號的掌握等,那么,對于這些內容我們就得考慮怎么樣處理,學生才容易掌握?當然,老師提供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并不一定對每個學生都適用,但是這種學習方法上的“預設”確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前提。

37、如物理課上貫穿的一個重要理念是讓學生感受和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思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數據)→分析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38、也可以讓學生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9、五、備習題 要充分研究每節后面的練習。

40、課本上的每一道題,都有其一定的意義,為什么要安排這樣的練習一定要弄清楚其目的,發掘教材和習題的內在聯系,揭示教材的規律,明確教材的深度和廣度。

41、也是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一種基本功。

42、現在丹徒區的很多學校都使用練習稿或講學稿,而練習稿的編制也能體現教師對教材的把握程度,新教師要認真研究編題的意圖,同時有利于充實講授的內容。

43、在階段性檢測時,新教師要主動爭取機會。

44、總之,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就要以嚴格落實課程標準要求為目標,全面落實“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現代教育理念。

45、備課也是教師個性化創造過程的真實記錄,是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預設。

46、教無止境,備課也無止境,必須精益求精、堅持不懈。

47、所以,備好一節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但是,課備的好并不能說明就能上好。

48、怎樣才能把課上好呢?從近三年約300節的聽課與教學效果的顯性數據表明,在教學活動中,能把課上好的教師課堂上能很好地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 精心引入課題: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聰明的教師往往在“導入”上匠心獨運,新教師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用一段吸引眼球的畫面,多數老師通過“激趣”、“過渡”、“啟發思考”、“激發認知沖突”等手段來導入。

49、二、 儀容端莊,教態親切和藹,能表現出很高的熱情,如面帶微笑,善意批評,將樂趣蘊涵在過程中。

50、三、 機智,風趣,能很好地處理課堂突發事件。

51、四、 師生之間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課前課后互相問好,情感真摯讓學生在欣賞教育中健康成長。

52、 建議教師寫教學反思,每堂課結束后,在所寫教案后寫下反思體會,要能將自己在實踐教學中的體會,結合學生的反映,把成功、失敗的經驗、教訓都記載下來,便于以后的教學。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