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屆亞洲寵物展近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眾安保險攜手螞蟻保發布《2023年寵物數字化保險行業發展洞察趨勢白皮書》(下稱“《白皮書》”),于8月17日正式對外公布。
(資料圖)
寵物保險是保障寵物主人利益的一個險種,一般在寵物生病或發生意外時,償付寵物主人需要支付的費用,功能上類似人類的醫療保險,性質上則屬于財產保險。主要分為寵物醫療險、寵物責任險、其他寵物保險三類。
《白皮書》提出,當下的全球寵物保險市場已近千億規模,2022年全球寵物保險市場規模達到908.46億人民幣。歐美發達地區寵物險發展已近百年歷史,滲透率較高,發展較為成熟。其中,瑞典寵物保險滲透率最高,約為40%。亞洲地區,日本市場的寵物保險發展速度較快,滲透率達10%;寵物保護及保險意識較強,許多新寵到家即買保險。我國寵物險仍處在發展初期,滲透率尚不及1%。認可度最高的是醫療險和第三方責任險。
我國首例寵物保險是2004年華泰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小康之家”家庭綜合保險中,以附加險的形式推出的,當時還是線下銷售模式,科技對寵物標識別難度大,用戶也缺乏心智教育。2017年寵物險初試水互聯網,開始嘗試線上投保,利用互聯網平臺流量引入和轉化。
2019年后,依托寵物行業快速增長、互聯網平臺流量、數字化技術應用和財險公司的持續投入,寵物保險這一細分領域進入蓬勃發展快車道。保險科技有效提升了產品風控并降低產品門檻,成為寵物保險行業重要技術支撐。2022年寵物險種更加多元,醫療險、責任險、意外險豐富產品矩陣覆蓋生命全周期,服務融合保障,未出險也可用保單享受免費預防類服務。“未來寵物保險將鏈接寵物衣食住行等全產業鏈提升全價值。”《白皮書》稱。
現在,中國寵物保險市場迎來高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我國寵物保險市場發展潛力大,2022年中國養寵人數增加至7043萬人,消費市場規模增長至2706億元;其中90后和95后展現出更強的風險保障意識,成為投保主力,占比超60%,其中女性占比更高達70%,成為寵物險消費主力圈層;而且新養寵群體主動接受程度高,科學健康養寵意識的提升;此外,技術驅動的創新,寵物保險公司利用數字化和在線平臺來提供便捷的購買和理賠體驗。
根據互聯網保險代理平臺螞蟻保相關數據,2021、2022連續兩年寵物保險投保保持80%以上的增速,已投保寵物主人均購買寵物保險份數為1.2份,成為年輕人特別是女性科學愛寵的重要消費選擇。
《白皮書》表示,中國寵物險市場同樣面臨著挑戰。首先是養寵人的保險接受度不足,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中國的寵物保險認知度和接受度較低;其次是保險產品本身尚未滿足需求,競爭格局稀缺造成寵物險同質化嚴重,主要集中在醫療保險、第三方責任險及其他場景服務險;再次是風險管理和定價系統復雜,根據多家平臺及保司提供的數據參考,寵物險整體賠付率較高,部分渠道甚至已經突破100%。
對于寵物險行業的未來,《白皮書》從三方面提出建議:一是從寵物保險產品方面促進產品差異化、完善底層設計。具體體現為增加保險產品類別,覆蓋不同場景(比如疫苗責任險、寵物出行險);加強保險風險管理,建立全流程風控體系,如通過鼻紋識別技術準確識別寵物身份。
二是從寵物保險服務方面提升用戶體驗,加速數字化發展。比如,引入風險減量增值服務吸引用戶,實現預防風險的價值理念,如消費頻次高、單次均價低的疫苗、驅蟲、體檢等服務;以及完善寵物數據庫建設,包括寵物檔案、知識圖譜等數據。
三是從行業產業鏈方面提高產業鏈透明度,加強與寵物醫院的合作。具體為打通寵物醫院與保險公司的數據通道,積極對接和優化寵物和治療數據系統;還要對上游醫院資質進行嚴格的篩選,促進寵物醫療行業的生態發展。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