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城鄉居民自治機制,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制度,楚雄市多措并舉,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在村“三委”指導下,按照省州相關要求,對全市154個村(社區)“一約四會”及“四議兩公開”制度進行集中修訂完善。
針對一些地方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制定不規范、群眾不易懂、實施不到位等問題,以村(社區)為單位集中修訂。堅持問題導向,重點針對濫辦酒席、天價彩禮、早婚早育、薄養厚葬、攀比炫富、鋪張浪費、“等靠要”、家庭暴力、拒絕贍養老人等問題,突出安全生產、衛生環境、拒絕“黃賭毒”等內容,制定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和“四會”章程,把“一約四會”轉化為全體村民共同遵循的規范。
同時,加強示范引導,號召黨員、團員、村組干部、志愿者、宣傳員等帶頭宣傳倡導移風易俗,帶頭文明節儉辦婚喪事,帶頭文明低碳祭掃。實行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報告制度,對違反規定的黨員干部嚴格處理。總結推廣“一約四會”示范村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各種載體加以推廣,增強村民群眾對落實“一約四會”的信心和樹立文明新風的認同感。
目前,楚雄全市154個村(社區)的“自治章程”和“一約四會”建設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使婚喪陋俗、黃賭毒等不良風氣得到有效遏制,移風易俗成為農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全市上下形成遵紀守法、誠信明理、勤勞節儉、互助友善、崇德孝仁的良好社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