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至6日,第十三屆西南論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國內外專家學者聚焦亞太格局演變和區域合作新發展,開展交流研討。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是專家學者們關注的重點。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宋周鶯說,RCEP將不斷促進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這不僅包括進出口額的增長,也包括進出口貿易條件的改善。從空間格局來看,RCEP成員國在中國對外貿易格局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副院長顧佳赟看來,RCEP將促進柬埔寨投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國際資本進入柬埔寨。柬埔寨可以加強與RCEP成員國的貿易對接,吸收各成員國的成功經驗,為自身發展賦能。
云南省國際班列服務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利鋒介紹,中老鐵路帶動了中老兩國經濟發展與合作,受到泰國、越南等周邊國家關注。今后,在區域內要素資源互補支持的條件下,加之“一帶一路”、RCEP的實施推進,中老鐵路將為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往來注入新動能。
今年是云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本屆西南論壇期間特設主題為“東南亞研究與區域國別學科建設”的專題研討會。
鄭州大學越南研究所所長于向東說,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于10月30日至11月2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成為中共二十大閉幕后首位訪華的外國領導人,該訪問體現了中越兩國的深厚情誼,也意味著中越關系邁出新步伐。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所長馬勇說,當前,東南亞研究如何服務于國家和企業,國別學科建設如何真正交叉融合,如何注重各國在區域國別研究方面的對話與交流,并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東南亞研究自主知識體系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李晨陽認為,東南亞研究應基于深厚、長期、與時俱進的田野調查,注重實踐;繼續就緬甸研究、大湄公河次區域等問題不斷探索,保持特色。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崑說,中國東盟研究與區域國別研究要做出更多成果,一是要大膽作為;二是要注意世界經驗與中國范式,一方面強調中國對東盟的認知和認識,另一方面根據全球對東盟問題的一般性理解,做好融通;三是注重學用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