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 >

新春走基層·癸卯紀事丨在春日相逢

時間:2023-01-31 20:57:42       來源:川觀新聞

四川在線記者 蔣京洲

“南充是全省勞務輸出大市”。等到能夠切身體會這句話的年紀,自己也成為了“外出務工”大軍中的一員。兒時的玩伴留在家鄉的寥寥無幾,漂在“北上廣深”更像是青年常態。因此,春節假期除走親戚之外,也成為“訪友”為數不多的良機。

“今年啥時候回來?”作為川內的“留守人員”,這樣的電話在年前打上一圈,大致就能知道過年的“團伙規模”。


(相關資料圖)

今年的邀約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熱烈響應。“提前放假了,坐飛機從深圳直飛南充,臘月二十八就到。”初一才能回家的我哪里聽得這個,我揶揄道:“老板闊氣了,都不走成都中轉一下了?”

打完電話我一尋思:好家伙,這可能是這3年多來,兒時玩伴聚得最齊的一次。

過年免不了吃。對于我們這群“外出務工人員”來說,所掛所念無非是家鄉的“南充米粉”。在南充,米粉不講“吃”而是“喝”,潔白如玉的米粉漂浮紅油與肉丁,不見得有多少水汽氤氳卻熱氣逼人,“吸溜”一口下肚乃是冬日難得的享受。

飯畢,漫步濱江大道,不禁感嘆多年未見煙火復現。大紅燈籠點綴了旖旎的江邊夜景,掩映著攢動的人頭。這樣的景象,讓我們既樂在其中又倍感失落。

“年紀也不小了,不如回來吧。深圳畢竟還是太遠,想安家落戶也不容易。”短暫掩藏在鼎沸人聲中的沉默過后,一位朋友開啟話匣。這話,自然是對在深圳工作的友人所說。

“回來啊……我也在考慮,就是不知道工作好不好找。”7年前,從川內大學畢業的朋友尋業無果,遂收拾行囊前往沿海。如今帶著產品質量經理的7年工作經驗,回川就業能否順利?

眾人聽聞,七嘴八舌出謀劃策起來。“現在還可以,有個電子廠就在高坪,你的工作經驗一定有用武之地。”另一位朋友建議,“回川不一定直接到南充,現在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南充承接相關產業機會很多,可以先到成都、重慶的公司工作,后面再‘曲線救國’,想辦法調動回來。”

一番討論,也吸引了年輕朋友加入“話題”。一位在外就讀工業設計相關專業研究生的朋友也即將面臨就業。他聽說近幾年南充吸引了不少汽車汽配企業,讓我們幫忙參謀參謀,回鄉就業前景如何。

一群年輕人對未來的迷茫和期待,化作嘉陵江邊的一串笑聲。我有些恍惚,許多年前是否也有一群年輕人,像這樣笑著、跑著,在江岸上留下足跡。

春節臨近尾聲,大家也并未就這個問題達成什么一致。但那一晚的夜游漫步,也給了我們某種信心——在新的一年,在生活的不確定性中繼續尋找所愿所償的信心。

本以為這個春節就這樣結束了,然而在我提筆寫下這些文字的當下,一位在韓國攻讀影視專業、四年未見的朋友突然來電:“我回來了。”機場高速路上,他向我分享了這四年的學業所成,還講起了打算回川創辦影視廣告公司的計劃——“現在四川的商業氣氛很活躍,品牌高端商務推廣的需求在增長,我很看好。”

我握著方向盤,聽著他的滔滔不絕,看見兩旁路燈像流星一樣滑行又逝去,周而往復,照亮了我們的面龐。

都回來啦。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