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 >

總經理空缺六年終迎新!蔣照輝上任,如何化解浙商保險盈利難題_微速訊

時間:2023-01-05 09:26:09       來源:北京商報

結束“六年長跑”,浙商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商保險”)迎來了新總經理。2023年1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浙商保險近日發布公告稱,蔣照輝總經理的任職資格獲批,自2022年12月30日起任該公司總經理。蔣照輝的上任,填補了浙商保險長達六年的職位空缺,此次任職也是繼2022年7月董事長一職履新后,浙商保險的又一大人事變動。


(資料圖片)

近年來,浙商保險凈利潤出現波動,車險持續承保虧損,浙商保險如何進一步調整業務結構,實現差異化發展,成為新任總經理面臨的待解難題。隨著2022年董事長、總經理雙雙就位,能為立足交通領域,深耕浙江市場的浙商保險帶來哪些期許?

新總經理就位

2022年的“最后時刻”,浙商保險總經理一職塵埃落定。

2022年12月30日,浙商保險公告稱,根據《中國銀保監會浙江監管局關于蔣照輝任職資格的批復》,蔣照輝自2022年12月30日起任公司總經理。

對于此次任職,浙商保險相關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依據監管和《公司章程》有關規定聘任總經理,并經監管機構核準后對相關人員予以任命。

自2016年原總經理金武被免去職務,再到2022年底新任總經理上任,浙商保險總經理一職空缺時間長達六年,新任總經理的來頭自然備受矚目。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蔣照輝有著豐富的金融從業背景,同時來自股東方。蔣照輝曾任職于央行臺州市分行、原銀監會浙江監管局等,也曾擔任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交通集團”)金控平臺籌備組風控副組長、浙江浙商金控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公開資料顯示,浙江交通集團持浙商保險15億股,股權比例30%,是浙商保險第一大股東。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金融業人才往往對金融市場大環境和業務更熟悉,有著較為豐富的金融資源,擔任保險公司核心管理層可謂是“可遇不可求”,有利于一家公司的發展。資深精算師徐昱琛表示,從新任董事長履歷來看,到任后可以更好地健全浙商保險的管理層,一般而言,保險公司總經理到任,會執行董事會定的發展目標,執行情況則需要時間檢驗。

在徐昱琛看來,雖然浙商保險總經理一職空缺多年,但期間會有其他管理層履行董事長職責,新總經理到任短期內不會有較大影響。

車險承保連虧數年

浙商保險成立于2009年,是國內唯一一家總部設于浙江的全國性、綜合性財產保險公司。從業務發展來看,當前的浙商保險仍有諸多待解難題。

比如,自2011年以來,浙商保險車險承保始終處于虧損狀態。不過,自2019年承保虧損達4.04億元后,承保虧損金額有所下降,2020年、2021年,該公司車險承保分別虧損2.92億元、2.82億元。

經歷過2020年的車險綜改,從車險市場整體的經營業績來看,全行業的承保利潤雖較為可觀,但也呈現分化態勢。“車險綜改通過‘降價、增保、提質’目標設定,倒逼險企控制經營費用和賠付成本來獲取市場競爭力,中小險企因業務規模低,跟大型險企競爭自然敗下陣來。”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從費用支出層面,中小公司會比較吃虧。”徐昱琛表示,消費者可能更愿意因為品牌效應在大公司投保車險,對于中小保險公司而言,則需要花更多推廣或營銷費用來吸引客戶。另外,一家財險公司分支機構的固定費用差不多是恒定的,由于中小財險公司規模效應不如大公司,固定費用上沒有規模效應,所以這也成了中小公司在車險業務上面經營比較困難的深層次原因。

車險承保虧損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凈利規模。近年來浙商保險凈利潤出現波動,2019-2021年該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92億元、0.19億元、-1.05億元。今年前三季度,浙商保險累計虧損1.47億元。

對于如何提高車險業務效益,徐昱琛表示,浙商保險可以結合股東業務等優勢,用較低的成本來獲取一些優質業務,還可以通過產品創新或科技創新,用創新型的方式去獲取一些高質量的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保險還有待加強車險業務的內控管理。2022年8月,遼寧銀保監局鞍山銀保監分局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浙商保險鞍山中支因存在將部分車險業務虛掛為個人代理業務項下,套取手續費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

發力“交通保險”,數字化建設成“硬指標”

當前,財險公司不斷壯大非車險業務成為新趨勢。

從2018年的35.24億元再到2021年的19.22億元,浙商保險車險保費收入近年來呈下降趨勢。與此同時,車險在該公司保費收入排名前五的險種中,保費收入占比逐漸降低,2021年已降至七成。

浙商保險業務除了車險外,還涉及企財險、責任險等財產險主要險類。在財險行業提高非車業務占比的大背景下,浙商保險差異化經營路徑愈加清晰。根據浙商保險官網信息,未來,該公司將進一步深化產品、服務、科技和體制機制創新,立足交通領域,深耕浙江市場。

據了解,浙商保險推出“交通保險”品牌戰略。浙商保險表示,公司不僅專注傳統工程險、責任險、意外險、企財險等交通建設、運營等保障領域,而且向上下游產業延伸,針對交通勘察設計、項目招投標等領域打造全方位的風險保障產品體系。“公司堅定專業化、特色化、數字化經營路徑,打造交通保險品牌,構建全場景產業鏈產品體系,推行全生命周期風險保障服務。”浙商保險相關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財險公司發力非車險業務要找準擅長領域精耕細作,發揮好自身的比較優勢,才能搶得藍海業務的先機,并在今后演化為紅海業務時還能屹立不倒。

此外,除了精準地開拓新業務,還要科技賦能保險經營,精準提升業務經營效率。上述業內人士也指出,財險公司通過業務的數字化轉型改造,疏通既有業務模式的堵點和困點,進而優化流程、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

隨著數字化逐漸成為保險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抓手,對于如何加快數字化建設步伐,浙商保險相關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以數字化建設為抓手,在客戶服務、風控、銷售、管理等方面提升管理和經營能力,優化線上投保理賠服務體驗,聚焦法律保險特色產品,強化訴責險快速專業優勢,積極推進綠色金融創新實踐,多措并舉深化轉型發展。

以數字化為支點撬動非車業務市場的同時,還要精準做好風險防范,不斷提高單位風險資本配置的效益。“償二代二期的風險導向效應越來越凸顯,IFRS17實施讓險企的績效對比更加清晰,這需要公司對業務配置、投資管理、資產負債匹配等方面有全局考量。”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