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月5日訊(記者 王嘉浩)近年來,隨著自研技術的提升及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出海熱”已逐步從游戲、社交、電商等互聯網領域延伸到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中國高科技制造企業紛紛與時俱進,摒棄以往“高產低價”的打法,轉而代之以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贏得良好口碑,推動了中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全球智能家電第一大技術來源國為中國。在當前炙手可熱的智能家電賽道中,中國智能家電專利申請量占全球智能家電專利總申請量的46%;其次是美國,占比19%。而智能清潔電器作為智能家電行業中的明星品類,專利總申請量也在逐年提高。行業中從“制造”到“智造”的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政策托底 助力企業更好出海
改革開放以來的前半程,“引進來”是中國企業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和推動部分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而后半程,中國進步不斷,“走出去”逐漸成為經濟全球化鏈條上的重要一環;當下,隨著中國企業自身發展水平提高,在高端制造、科技創新等領域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已成趨勢。
為支撐中國高新技術企業更好贏得海外市場的青睞,國家陸續出臺多項指導性意見。例如此前工信部在《輕工業發展規劃》中強調的,在家用電器等基礎條件好的行業,推進智能制造,加快智能制造軟硬件產品應用與產業化;以及科技部近來公布的《科技金融“一體兩翼”助力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明確了支持科技企業“出海”、支持科技領軍企業做大做強等多方面的重點工作任務。此外,江蘇、廣東等多地也出臺相關的地方性政策,支持先進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的發展。
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中國智能家電行業中的智能清潔板塊異軍突起,已連續三年實現高速增長,與海外頭部品牌的差距不斷縮小。同時受疫情影響,海外用戶逐步改變從線下購買家電的消費習慣,打破當地企業的本土優勢,國內及一些新銳企業迎來線上的窗口期。科沃斯、石頭、追覓、小米、美的等中國品牌逐漸被海外用戶所認可,相關產品更是屢次沖上海外的一些區域銷量排行榜。
其中,成立僅五年的追覓科技,更是用短短三年時間便拿下多個歐美國家電商市場同價位、同類產品暢銷榜第一或交出市占率第一的成績。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黑五開售首日,追覓科技掃地機DreameBot L10s Ultra便在德國亞馬遜平臺成為了掃地機品類銷冠。
因地制宜 用心做好產品“本地化”
隨著9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基于提高生活品質的市場需求催生了智能清潔產品的爆發。國產智能清潔品牌近年來不斷搶占海外同類品牌市場份額,同時也借助跨境電商平臺等形式積極“出海”,實現在海外市場的逆襲。
得益于立體化布局,國產品牌已在洗地機等細分領域實現超車。奧維云網線上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添可、追覓、海爾位列銷售TOP品牌榜前三,市場占比超60%。
有別于其他品牌的是,追覓科技并不執著于先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而是在創立之初就確立了“全球化品牌戰略”。目前,追覓科技的海外清潔品類產品覆蓋百余個國家或地區,重點市場包括德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韓國等,吸塵器、掃地機器人曾在速賣通、亞馬遜等平臺拿下同價位段產品銷售冠軍。
追覓科技成立時間短,但布局快、業績佳。那么他又是如何準確有效的完成百余國家市場用戶洞察?追覓科技表示,在面對不同海外市場環境、文化、客群時,并沒有線上線下大規模鋪貨,而是全面洞察消費者喜好,用當地最熟悉的方式告訴消費者“我是誰”。
具體來看,追覓科技在內部設置了市場洞察(MI)團隊+區域營銷團隊,MI團隊主要負責前端市場用戶洞察、市場信息搜集以及用戶研究;后端配置了本地化營銷團隊,操盤本地化營銷和渠道的物料。
此外,在戰略層面,其內部會做明確的市場分級,重點關注產品推進和市場營銷動作演進,來以點帶面。以西歐區域為例,追覓科技先將德國作為主要市場,深入研究并取得成績后,再滲透到整個西歐區域;在戰術層面,追覓科技會綜合亞馬遜數據、GfK報告及富有針對性的市場調研,分析海外數字營銷環境,全方位研究本地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生活方式,還會通過社媒觀察等第一手資料研究找出差異化和機會點。
以上戰略的成功落地也使追覓科技收獲頗豐?!?022中國消費品牌全球化研究報告》顯示,從流量渠道來源比較,iRobot、科沃斯、追覓科技三品牌流量來源渠道占比基本持平,自然搜索占主流。但追覓科技社交平臺和外鏈占比顯著大于其余兩品牌,體現了在營銷和品牌力打造上的多方位發力。這不僅意味著其獲得了一批特定的忠實用戶群體,且已經逐漸形成了品牌關聯度,有意識地引導用戶轉向自身品牌。
自立自強 練好過硬基本功
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要求“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這為中國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實際上,只有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不斷提升中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才能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
作為智能清潔產品的核心,高速馬達曾高度依賴國外進口。國產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提升技術能力,才能擺脫“扼喉”。如今,隨著空氣動力學、材料學、精密制造三大領域技術不斷突破,以及量產高速馬達轉速的頻頻刷新,追覓科技解決了高速馬達“卡脖子”問題。高速數字馬達技術也成為追覓科技的關鍵技術之一,于整個產業發展而言,這也是中國品牌自主發展的一大進步。
“全球同行做到5萬轉、10萬轉/分鐘時,我們就要做到15萬轉、甚至是18萬轉/分鐘,做到世界第一水平,帶動上下游供應鏈,實現‘中國智造’全面的科技反壟斷。”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曾表示。據了解,追覓科技目前儲備的馬達轉速已達20萬轉/分鐘。對于智能清潔產品來說,轉速的提升會直接帶來吸力的大幅升級,例如馬達轉速從每分鐘2萬轉提升到10萬轉,吸力會提升25倍,大大提高產品的清潔能力。
伴隨著馬達核心技術突破,追覓科技開始對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追覓智能工廠對于高速馬達的產線大約每半年就完成一次迭代升級:第一代產線需要40人左右、第二代產線30人左右、第三代生產線十幾人,目前運行的第四代產線,已經可以實現黑燈無人自動化生產。
除在高速數字馬達方面以外,追覓科技也在機器人控制方面擁有一系列授權專利,在流體力學、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等方面處于優勢地位。截至2022年11月底,追覓全球累計申請專利達3096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多達1141件,PCT申請228件,已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640件。這也歸功于其在研發端的投入——“目前員工中技術人員人數占比超過70%,每年研發投入比例高達10%左右,遠超同行業水平”。
而對過硬的技術,消費者也投出了貨幣選票,今年雙十一期間,追覓科技全渠道總銷售額突破11億,同比2021年雙十一增幅超600%,實現全渠道“大滿貫”。天貓平臺,追覓躋身生活電器行業TOP3,銷售額同比增長超600%;抖音平臺,追覓位居生活電器品牌 TOP1,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200%;京東平臺,追覓進入清潔電器行業TOP5,銷售額同比增長超300%。
2022年度的全面快速增長對追覓科技而言或只是開始,追覓科技稱“未來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和深化海外本地化運營工作,實現業績新突破”。
事實上,不只是追覓科技,放眼中國智能清潔領域,新老入場企業均在科技創新、產品布局、用戶洞察等方面進行不同程度的投入并取得突破,而這樣的良性競爭,除了使行業產品力加速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外,也必將隨著“出海”浪潮,逐步打破舊的國際市場格局,在推動形成新的格局中提升中國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