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縣田壩鄉卡竹村,是曲靖市投資促進局鄉村振興工作結對村。該村共有13個村民小組1295戶4101人,經濟收入以種植、養殖、經商、勞務輸出為主。駐村工作隊緊緊抓住卡竹村服務黨員群眾的設施平臺功能單一、服務群眾能力偏弱、服務內容偏少等實際問題,先后投入26萬余元修建鄉村振興黨建文化長廊,升級改造黨群服務中心硬件設施,設置便民服務區、為民服務代辦平臺、民意收集區、群眾議事區和矛盾調處中心等服務群眾功能區。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點創建為抓手,將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成為廣泛凝聚民心、高效服務群眾、夯實基層治理、助推村域發展的主陣地和指揮所。
推進黨建引領與村民治理“雙融合”
強化黨組織建設,突出黨組織的教育引導和示范引領功能,組建黨員先鋒隊,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推進“五強五好”黨支部創建和“雙培雙帶”建設。通過技術培訓,鼓勵有創業致富能力的人員外出創業,培養創業成功人士為入黨積極分子,將能力強、覺悟高、有回村任職意愿的外出人員納入村組后備干部隊伍,先后培養村級后備干部6人,入黨積極分子10余人,不斷增加新鮮血液,發揮“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作用。
組建新時代鄉賢會,將會員“建檔立卡”管理,充分發揮其在基層治理中的骨干作用,推動村民由基層治理旁觀者向參與者轉變,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非公經濟黨組織建設,先后成立都和種植有限公司黨支部、返鄉農民工創業園黨支部。健全完善網格化治理體系,實現“多網合一”,建立村、組、聯戶三級微信群40個,全覆蓋1295戶村民、76戶商戶。落實包保戶長制度,通過電話詢問、敲門喊話、入戶拉家常等方式,每周入戶一次開展網格調查走訪,及時了解村情民意并化解矛盾糾紛,實現“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探索一條“支部引領、黨群協同、自治共建”的基層治理管用路子。
優化外出人員與留守群眾“雙服務”
駐村工作隊攜手鄉領導和干部職工,建立包戶結對工作聯系制度,通過電話隨訪、家屬座談等形式,及時主動了解外出務工(創業)人員創業、就業情況。向外出務工(創業)人員介紹家鄉發展概況,宣傳致富創業政策。收集困難訴求,掌握外出務工(創業)人員返鄉創業意愿等情況,真正讓在外務工(創業)人員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助其安心回鄉創業,回饋家鄉。成立上門服務工作隊,豐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主動關愛留守群眾,深入掌握在家人員情況,對出門辦事不方便的特殊困難群體,上門開展社保代繳、信息代采、服務代辦等全方位便民惠民工作。進村入戶主動開展民情懇談、民意收集活動,在基層一線聽民情、解民憂、聚民意,讓群眾空“巢”不空“心”,讓在外務工人員放心,讓留守群眾暖心。
統籌群眾期盼與村域發展“雙順應”
積極主動回應群眾期盼,帶領群眾共建共享發展成果。為保證渝昆高鐵項目卡竹段工程順利推進,樹牢“先爭民心后征地”理念,堅持從群眾利益出發,通過院壩會、火塘會、趕集會等形式,駐村工作隊員主動靠前服務,傾聽群眾訴求,面對面算好長遠發展大賬,讓群眾吃下“定心丸”。邀請昆明理工大學設計院按照4500畝規模規劃卡竹片區集鎮,輻射周邊相鄰3個村莊,連接田壩高鐵站前廣場,實現群眾盼發展、謀發展愿望。定期組織開展人居環境月考核、“最美庭院戶”“黨員示范戶”評選等活動,讓群眾真正成為人居環境治理的參與者。發動群眾全面綠化美化亮化卡竹河、公路沿線等區域,集中收集處理垃圾。引導村民群眾開展規?;N植、養殖,扶持9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及種養能人大戶流轉土地1000余畝發展蔬菜種植產業,帶動200余名當地群眾“家門口”就業,戶均增收3000余元,有力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