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鏈 >

每日報道:環江發現一處珊瑚化石群

時間:2023-02-02 10:56:32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資料圖)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訊(記者 陸旺 通訊員 蒙宏譙)1月25日,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明倫鎮吉祥村吉祥屯的群眾在當地一山腳下做農活時,發現一處外形神似羊角的化石群。廣西自然博物館工作人員根據村民拍攝的圖片和視頻初步分析,這很有可能是距今3億~4億年前古生代海洋里的珊瑚化石。

珊瑚化石是廣西海相地層中比較常見的化石種類,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

據吉祥屯村民介紹,這處石群面積約6平方米,系村民在山腳下干農活時無意中發現。一些在外工作春節返鄉的年輕人聽聞后到現場查看,猜測可能是化石。

從村民拍攝的圖片和視頻上看,這處石群分布有一些類似羊角狀的石塊。此前,村民在其他地方也看到過類似的石塊,但比較零散,沒有此次發現的數量多、面積大。因不知石群是否有價值、該如何處理,村民便向媒體反映此事。

新發現的珊瑚化石引來村民圍觀。蒙宏譙提供

2月1日,記者將此事反映至廣西自然博物館,該館地學部專業技術人員付瓊耀介紹,從村民拍攝的圖片和視頻初步分析,這很有可能是距今3億~4億年前古生代海洋里的珊瑚化石。

他說,珊瑚屬于刺胞動物門的珊瑚綱動物,最早出現在6億多年前并一直演化至今。珊瑚體可分為軟體和硬體兩部分,軟體部分稱為珊瑚蟲,硬體部分是由珊瑚蟲分泌的鈣質骨骼,人們平時見到的珊瑚大都是珊瑚蟲分泌的鈣質骨骼,軟體部分很難保存為化石。珊瑚的種類很多,單從外形上是很難進行分類鑒定的,需要對珊瑚進行切片,觀察其內部結構才能確定其屬種。所以,從圖片和視頻中只能確定其為珊瑚化石,而且有不同的種類,是一個珊瑚群體。珊瑚化石是廣西海相地層中比較常見的化石種類,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

“珊瑚化石最好的歸宿就是放在自然博物館里做陳列展示,用于向群眾進行科普教育?!备董傄f,目前廣西自然博物館陳列有部分珊瑚化石,但面積并沒有村民發現的這塊珊瑚化石大。他建議,村民先保護好現場,具體等專家到現場分析后再商議如何處理。據了解,當地村委已經采取措施對這些化石進行保護。

標簽: 自然博物館 很有可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