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安康日報
(資料圖片)
記者 胡智賢 通訊員 楊倩
初見姚夢雅時,她正坐在一堆野核桃里,熟練地操控著面前的機器,輕松地夾野核桃。
“之前都用榔頭砸,效率低不說還容易砸傷手,我就在網上買了個核桃開口神器,野核桃殼太硬,一天下來,夾不到半斤仁兒。我就在開口神器的基礎上,設計加入了電機和底座,制成了這個電動夾野核桃神器,現在一天下來,能夾十來斤仁兒,效率提高了10來倍。”眼見著一粒粒完整的核桃仁在她的熟練操作下,破殼而出,姚夢雅自豪地告訴記者。
回鄉創業顯身手
姚夢雅是孟石嶺鎮田壩村五組村民,初中畢業后在廣東務工,繁華的廣東開闊了姚夢雅的眼界,讓她看到了小山村外的世界。2009年,姚夢雅和彭宗建相識相愛后,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兩人一起在西安開了家批發部,夫妻倆踏實肯干、吃苦耐勞,一間小小的批發部讓他們經營得紅紅火火,年收益可達10余萬元。但是,家中父母年齡漸長,他們在西安生活得滋潤瀟灑,父母卻住在山里的老房子中無人照料,每每想到此處,姚夢雅夫婦都覺得寢食難安,思慮再三后決定放棄在西安發展的機會,回到家鄉,回到父母身邊盡孝。
“錢是賺不完的,父母年紀越來越大了,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多陪陪他們,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再后悔,所以我們就回來了。”姚夢雅跟我們說道。
剛回到家鄉的姚夢雅憑借自己在西安開店的經驗,在孟石嶺鎮田壩村開了一家小商店,賣老百姓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本以為憑借自己的經驗和鄉里鄉親的幫襯,生意一定不錯,但現實卻給她潑了一盆涼水,村里人少,需求量更少,盡管街坊鄰居都盡量照顧生意,收入仍舊很微薄。于是,姚夢雅決定另辟蹊徑。她發現孟石嶺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藥草資源豐富,又想起自己在西安時,艾灸養生十分火爆,便想著在艾草上下功夫。但專業的艾灸自己也不會,查資料時發現艾草枕頭十分有市場,制作工藝也相對簡單,便準備開始做艾草枕頭、艾草背心。不懂艾草知識,她就上網查閱資料、請教衛生院醫護人員,針線不好就找身邊手藝好的村民學習,經過不斷摸索學習,終于做出了第一個成品。姚夢雅做出的這個枕頭針腳細密,繡花精致,枕上去柔軟舒適,還能聞到淡淡的藥草香,看著這個枕頭,姚夢雅仿佛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山貨變成“香餑餑”
姚夢雅一將自己做好的艾草枕頭發到朋友圈,就引來了許多人的關注。艾草枕頭可以舒緩神經、安神助眠,加上是純手工制作,不多時便有許多人前來咨詢購買,一時間訂單紛至沓來,供不應求。
姚夢雅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周邊村民看到姚夢雅發朋友圈就可以賣東西,紛紛前來請教,希望可以將自家的山貨、土特產放在姚夢雅這里寄賣,姚夢雅也十分樂意幫忙,將那些質量好、品質優的山貨一同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里,得到了朋友圈眾多好友的追捧,這也讓姚夢雅看到了商機。漸漸地,寄賣的這些商品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購買需求,姚夢雅開始上門收購,臘肉、野核桃、野獼猴桃等各類山貨一經發布就瞬間搶購一空,還有春天的香椿,夏天的豆角,秋天的玉米,冬天的白菜,這些綠色有機蔬菜也是備受青睞,供不應求。見到山貨如此受歡迎,姚夢雅便想自己動手做一些山貨。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村里長大的姚夢雅會做許多吃食。“小時候家里沒什么錢,很多東西能自己做就自己做,不像現在想買什么點開手機就能買到。霉豆腐、臘肉干這些我都會做,而且家人和親戚朋友們都說我的手藝好,我就想著多做點拿來賣。”姚夢雅一邊跟筆者介紹貨架上的物品,一邊告訴筆者。
說做就做,姚夢雅便開始自己加工一些臘肉干、豆腐干、霉豆腐、手工酸菜等土特產,并將制作過程一并發到朋友圈。姚夢雅不僅手藝好,還特別注重衛生,因此,經她手工加工的山貨深受大家歡迎。
山貨越賣越多,姚夢雅便將自己的小商店改名為夢雅山貨鋪子。隨著“抖音”短視頻的興起,夢雅山貨鋪子不斷擴大銷售范圍,將村里的山貨賣向了全國各地。
電商助力致富路
“夢雅,今天的電商培訓別忘記參加哦。”
“放心吧,一定準時到。”
自“抖音”短視頻興起后,姚夢雅看到了電商的巨大發展潛力。一條短短的視頻就可以將自家的東西展現給全國各地的人,姚夢雅就開始認真研究起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