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強”產業是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近年來,濟寧市大力發展“十強”產業中的“231”先進制造業(高端裝備、高端化工“兩高”優勢產業集群,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三新”新興產業和醫藥產業),篩選19條關鍵產業鏈,推行“群長+鏈長制”,實施企業攀登、千億技改、企業上市、要素保障、企業家培育“五大工程”,推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成為首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工程機械、精細化工、新能源、綠色紙業等7個產業集群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庫,2021年全市“四新”經濟占比達到24.7%、比2017年提高9.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40.7%、比2017年提高9.8個百分點,全市新舊動能轉換跑出了“加速度”,向著“五年取得突破”邁進的步伐鏗鏘有力、日益強勁。
一點創新,帶活全鏈
干凈整潔的全自動生產線,完善的信息化控制系統和設備實時監測平臺,精準焊接的機械巨臂……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推股份”)一號主機廠焊加車間,曾經“灰頭土臉”的焊接線如今變得科技感十足。山推股份加快智能制造轉型步伐,完成70余項自動化自主改造項目,綜合產能效率提升20%以上,在提升產品層級的同時,也在吸引新的鏈條企業向其集聚。“新的合作伙伴不只是工程機械領域的配套商,還包括科技企業、數字化服務商等。”山推股份副總經理魏相圣表示。
山推股份創新背后有著強大的支撐。濟寧市按照“創新引領、做強整機、提升配套”思路,聚集工程機械領域鏈條企業和創新要素,做大做強高端裝備制造業。搭建山東省工程機械智能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圍繞工程機械產業“政產學研金服用”七要素創新資源,聯合省內外工程機械規模企業、政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創新創業服務機構、金融投資機構等29家單位,共同組建成立新型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和平臺,為做大做強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提供全要素支撐。
在“鏈式”帶動效應下,濟寧高端裝備產業形成了主機廠帶動配套企業發展的模式。依托山推股份、山重建機、小松山推等龍頭企業,簽約落地日本小松全球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加快建設國際高端裝備產業城、中韓高端裝備產業園、智能終端產業園、濟寧航空航天產業城,打造“產品設計—關鍵零部件生產—系統集成—整機裝配—產品營銷(租賃)—服務支持—產品再制造”工程機械產業鏈。
錯位發展,各顯神通
江北配套最全、標準最高、要素成本最低、專業化程度最強,成立于2009年的濟寧新材料產業園區,走出了一條規范化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之路,連續8年被評為“中國化工園區20強”。
在政府引導和扶持下,濟寧新材料產業園區圍繞煤化工、鹽化工和生物化工3條核心產業鏈,制定產業鏈圖譜和招商專案,成立13個招商小分隊分頭作戰。三級專家評審制度把關,不讓任何一個不符合標準的項目落地。目前,園區落地企業67家,形成煤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氟硅材料、新能源材料、石墨烯新材料和高端精細化學品等六大產業鏈條。
窺一斑而知全豹。濟寧市堅持鏈式思維、綠色思維,依托濟寧新材料產業園區等7家省級化工園區,注重園區之間的協同錯位發展,強化上下游產業協同,大力推進高端化工產業、新材料產業鏈條式增長、集群化壯大、方陣型崛起。目前,鄒城化工園區焦化及其下游產業鏈正在逐漸完善;汶上化工園區已形成相對完善的燒堿、PVC傳統氯堿產業架構;嘉祥化工園區形成特色突出、技術集聚的高端有機顏料產業集群;魚臺張黃化工園區形成了煤—電—化—建材一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夯實底盤,做強磁場
今年7月,一則寧德時代擬在濟寧投資建設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項目的消息,改變了山東新能源版圖,也為濟寧新能源產業發展積蓄下強勁動力。“大塊頭”的青睞離不開當地厚實的產業基礎。
近年來,濟寧市統籌優化新能源發展布局,一方面實施“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綜合治理工程,支持“光伏+屋頂”分布式發電,加快5個試點縣項目建設進度,積極拓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大力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另一方面,加快發展新能源儲能裝備、新能源集熱裝備、新能源汽車裝備和氫能源研發應用,加強本地產業上下游配套,培育圣陽電源、新風光電子、中北潤良、天博汽車等一批骨干企業,形成以兗州、曲阜、微山、汶上、經開區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作為省內唯一一家信息技術產業基地,濟寧市啟動“企業上云”行動,引進建設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濟寧分院、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濟寧分所等10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公共服務平臺,規范化運營濟寧高新區智能終端產業園、華為(濟寧)大數據產業園等12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華為、用友、金蝶、中軟國際等知名軟件信息服務企業,以及康姆微電子、海富電子、盈和電子等新型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集群式落戶濟寧。目前,當地已形成以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智能終端、汽車電子四大產業鏈為核心,以高新區智能終端產業園等六大園區為載體的信息產業發展格局。
濟寧市把醫藥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圍繞生物醫藥、化學制藥和中醫藥等領域,聚集近70家醫藥企業,打造高新區、兗州區、鄒城市、曲阜市等醫藥產業聚集區。重點實施魯抗國際合作生物疫苗及高端制劑產業化建設項目、艾美科健高端原料藥技改項目等優勢產業鏈項目,加快建設魯抗關鍵醫藥中間體、辰龍506多肽車間技改項目、康盛彩虹醫藥中間體等延鏈補鏈項目,為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蓄勢積能。
當地在分類推進醫藥重點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引導醫藥企業加大創新力度,強化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魯抗醫藥大觀霉素系列產品國際、國內市場占有率均排名第一,獸用生物藥品原料藥總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良福制藥已成長為國內維A酸的專業制造商和臨床應用領導者;“艾力可”牌維A酸片成為國內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一線靶向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