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走進曲靖市富源縣、師宗縣、羅平縣等地的香椿種植基地,一派“椿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富源縣古敢、羅平縣板橋等地,大片大片綠得亮眼的香椿和正在采摘椿芽的村民融為一體,勾勒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富源古敢
發力續寫“椿天”故事
香椿,是久負盛名的春季時令蔬菜。讓人意外的是,金秋時節,在富源縣古敢鄉補掌村委會山背后村,百畝連片的香椿迎來反季節大豐收,吸引周邊村寨數十名干部群眾前來參觀學習。
走進香椿種植園,椿香四溢,生機盎然,一簇簇紅嫩透亮的香椿芽成為山野田間最亮眼的風景線。
山坡上,村民們正背著籮筐,按標準要求采摘香椿。在香椿苗圃基地,技術人員一邊向前來學習種植技術的鄉親們講解紅油香椿種植的技巧和要點,一邊給大家詳細分析“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解答怎么保證回收、怎么保證價格等方面的問題,進一步增強了村民種植香椿的信心。
“通過介紹,我了解到紅油香椿一年能夠采6茬,收入比較可觀。”參觀學習后,古敢鄉沙營村委會干部劉光明對紅油香椿種植產業信心滿滿。
補掌村委會干部胡坤白也表示:“每畝產值達到2000多元,經濟效益相當可觀,我們要帶動大家一起通過種植紅油香椿增收。”
近年來,古敢鄉立足本地良好的氣候、地理資源稟賦,以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為目標,注重特色產業培育,同步謀劃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健全企業、集體、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帶動群眾增收。
在古敢,經鄉黨委、政府統一規劃,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種植發展模式,不僅帶動了村民發展,也為企業發展打下了基礎,使古敢鄉形成了政府、企業、村民三方實現多贏的局面。
師宗高良
2億元投資做強“樹上綠色蔬菜”
秋天的師宗大地萬木蔥蘢,百里群山千峰爭秀。
走進位于師宗縣高良鄉境內的四季香椿種植項目基地,500畝香椿正展現出“樹上綠色蔬菜”的生動景象。
云南邵輝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攀峰介紹,我國是唯一把香椿作為蔬菜栽培的國家,也是唯一的香椿出口國。
師宗縣因地制宜,通過盤活林地資源,改造低產林,創新發展模式,開發香椿綠色產業,建設生態家園,以樣板示范引領特色產業提質增效。
李攀峰表示,他之所以選擇到師宗縣高良鄉發展香椿產業,理由是看好香椿產業的發展前景,以及高良鄉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在林草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最后將首期項目落地高良。
師宗縣林草部門計劃通過深入推進低產林改造,種植四季香椿,用3年時間將種植規模發展到5萬畝,總投資達2億元。
羅平板橋
500畝香椿搶“鮮”上市
時下,正值羅平縣多地高山秋意濃濃之際,在該縣的板橋鎮金雞村生態香椿種植基地,卻是“椿意”盎然,村民們忙著采摘香椿搶“鮮”上市。
在板橋鎮金雞村后山,近500畝生態香椿樹生機盎然。遠觀,一棵棵香椿樹枝繁葉茂,色澤鮮紅,嫩黃中飽含新綠。近看,近40名村民正穿梭在香椿樹叢中采摘頭椿,一派繁忙的搶收景象。
“今年,我們首次嘗試在金雞村后山種植了500畝左右的生態香椿,目前開始第一茬采摘,畝產量可能有100多公斤。”種植大戶秦松介紹,金雞村后山多為丘陵坡地,發展香椿產業優勢明顯。今年6月,他首次引進了生態香椿樹苗并嘗試種植,經過4個多月,這片四季香椿長勢喜人,目前已進入采摘期。
據秦松介紹,生態香椿正常上市時間在10月至次年2月,突破了以往只有春季才能采摘的限制,消費者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香椿。
香椿采摘完以后,還要進行二次篩選、包裝,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香椿價格每公斤在30元至70元之間,是個增收致富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