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今年夏天一樣火熱的,還有云南的咖啡。
據海關數據,今年上半年,云南出口咖啡豆1.8萬噸,同比增長2.3倍,咖啡產業迎來歷史性增長。其中,云南農墾咖啡有限公司實現咖啡生豆出口額同比增長622.81%,創歷史新高。
經過多年發展,云南已基本形成完整的咖啡產業鏈,種植面積、產量、農業產值均占全國的98%以上。業內人士認為,云南咖啡在國內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提高產品精品率和精深加工規模是產業發展的關鍵。
為加快提升云南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推動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我省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明確到2024年,實現全省咖啡豆精品率達到30%、咖啡精深加工率達到80%的目標,努力建成全球重要的精品咖啡產區。
轉變
從量到質的發展歷程
曾經,受限于粗糙的加工處理方式,云南咖啡豆以低價出口,被國外咖啡企業加工后再高價賣回中國。云南咖啡長期面臨著品質優良卻“長在深山無人識”的窘境。
如今,優質咖啡豆是各大咖啡品牌爭奪的對象,作為適宜種植精品咖啡豆的產地,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云南的潛力。從國際大牌雀巢到星巴克,從新勢力瑞幸到永璞、Manner、SeeSaw,都漸漸發掘出云南咖啡豆的巨大潛力和優秀品質,紛紛推出云南咖啡豆產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咖啡進入云南的故事,還得從1892年開始說起,法國傳教士從境外將咖啡種帶進云南,并在賓川縣的一個山谷里種植成功,開啟了中國發展咖啡產業的歷程。
云南咖啡每年3月份左右開花,12月份左右采收,生長周期很長。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云南,屬于典型的“咖啡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造就了云南咖啡“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酸味”的獨特品質。
自2008年開始,云南咖啡的種植面積飛速拓展,截至2021年,全省咖啡種植面積為139.29萬畝,總產量為10.87萬噸。目前,已培育了一批以“思茅咖啡”“保山小粒咖啡”“德宏小粒咖啡”“普洱小粒咖啡”“朱苦拉咖啡”為代表的地理標志保護品牌。
目前,全省咖啡的主要產區是滇南、滇西南的保山、德宏、普洱、臨滄等4個州(市),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省的85%以上。其中,種植最廣泛的是卡蒂姆,保山地區還種植有少量鐵皮卡、波邦。
在云南咖啡種植面積、產量迅速增長的同時,也形成了一批有市場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品牌。“后谷”“朱苦拉”“愛伲”“云咖”“比頓”“純征”“肆只貓”“北歸”“中啡”等品牌均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省級咖啡龍頭企業中,臨滄的“凌豐”、保山的“高晟”“新寨”、普洱的“宏基”“漫崖”、大理的“賓川高原”等后起之秀,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根據《2021年度云南省咖啡產業發展報告》,2021年云南省已有咖啡企業420余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4家。
選擇
精品化是破局之道
盡管云南咖啡已經走入了消費者的視野,但由于資源條件有限、話語權不足等原因,云南咖啡還未形成較強的標簽化認知,存在著“破圈”受阻的問題,主要做的還是前端支撐。
“云南咖啡這幾年來精品化的步伐很快,只有走精品化的道路,才可以擺脫國際咖啡期貨價格對云南咖啡價格的影響,才能進一步‘走出去’。”云南省咖啡行業協會副會長、苦之道咖啡創始人胡路表示,近年來,云南從育苗育種、種植管護提升,打造精品咖啡到咖啡的初加工、產品的標準制定、市場終端產品的精品化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努力。
為進一步做好云南咖啡的精品化、品牌化,企業也在不斷布局。云南農墾咖啡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松全表示,打造云南品牌的關鍵在于提高品質、走精品路線和多元化。首先需要在良種選育、種植方面走好精品化路線,持續推進咖啡精深加工工業現代化和規模化;其次是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創新品牌;最后還需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實現產品多元化,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云南農墾咖啡有限公司在開拓“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以外,還積極參加專場展銷推介會,擴大市場聯動參與,不斷增強“云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一杯好的咖啡離不開咖農的精心種植和管護,過去咖農由于并未掌握定價權,很難靠自己的力量實現收益,便不愿去做品質的提升。在云南接連出臺的政策下,咖啡已成為云南省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
通過對咖啡進行有機、綠色的精細化種植管理,并采取整合資源、多方協作的方式,截至2021年,全省咖啡種植從業戶數達25.23萬戶,從業人員102萬人,平均每戶咖農在咖啡產業上的收入達到10320元,比上年增長21.1%。除產地直采外,品牌商方面也開啟多項云南咖啡產業扶持項目,助力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發展,為長期原料采購提供了穩定保障。例如,星巴克于2012年在普洱市成立了亞太區首個種植者支持中心,至今已覆蓋了從咖啡種植加工到烘焙零售全產業鏈。
隨著云南咖啡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精品咖啡路線的推動,一批云南精品咖啡莊園和品牌逐漸涌現。與此同時,云南大街小巷的咖啡店里也不難發現云南產的精品咖啡。
“我們需要從源頭提質生產好的產品。”老蘇是一家精品咖啡館的主理人,今年他建起了屬于自己的咖啡廠。老蘇告訴記者,從咖啡豆的選擇、處理、烘焙直至成品,甚至咖啡師對于咖啡的理解,都決定著一杯咖啡的品質。同老蘇一樣,云南眾多咖啡從業者表示,咖啡就像他們的孩子,需要用心去呵護。他們懷揣著讓消費者能夠喝上一杯云南好咖啡的夢想和對咖啡事業的熱愛,積極致力于對精品咖啡的制作和學習。
從“長在深山無人識”到如今的聲名遠揚,離不開政府、業界人士、咖農們的共同努力。當下,在一代又一代咖啡從業者的堅持與創新中,云南咖啡產業正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