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醫藥領域反腐等因素影響,近期醫藥板塊遭遇較大幅度下跌。8月3日,連續多日調整的醫藥板塊終于迎來反彈。站在當前時點,調整長達兩年多的醫藥板塊能否否極泰來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在醫藥板塊接連下挫之時,大量資金借助ETF加倉醫藥板塊。拉長期限來看,4月以來,醫藥行業相關ETF份額凈增長超670億份;二季度以來,多位知名基金經理持續加倉醫藥股。
(相關資料圖)
資金借助ETF“越跌越買”
7月31日至8月2日的3個交易日,申萬醫藥生物指數下跌3.55%,多只醫藥股跌幅超過10%,包括恒瑞醫藥、人福醫藥、港通醫療等。受此影響,部分醫藥主題基金凈值也遭遇幅度較大回撤。8月3日,醫藥板塊有所反彈,申萬醫藥生物指數上漲1.69%。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近期醫藥板塊的下跌,或主要與醫藥領域反腐有關。7月2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召開動員會,部署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
“今年以來醫藥行業反腐較往年力度更大,近期市場反應相對強烈,我們認為主要還是情緒層面的因素占主導。醫藥領域反腐是創新改革的破局之路,有利于幫助整個行業走向正軌,對那些真正具備創新能力的藥企而言,或是一種機會。”在安信基金基金經理池陳森看來,醫藥領域反腐對藥品市場影響有限。
光大保德信基金則相對較為謹慎,其認為,預期本次醫藥領域反腐后續力度相比往年會加大,短期可能對板塊估值有壓制,或增加高銷售費用率和高市場推廣費用占比公司的風險。
從資金端情況來看,醫藥行業相關ETF呈現“越跌越買”的態勢。7月31日至8月2日,醫藥行業相關ETF獲凈申購超40億份。拉長期限來看,截至8月2日,4月以來醫藥行業相關ETF獲凈申購超670億份。
部分醫藥ETF份額創新高。例如,7月31日,銀華中證創新藥產業ETF份額突破百億份;8月2日,該ETF份額又一次創下新高,達到101.57億份。此外,8月2日,華寶中證醫療ETF、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等份額也創下新高。
多位基金經理加倉醫藥股
醫藥行業相關ETF份額大幅增長的同時,從近期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來看,多位知名基金經理也在加倉醫藥板塊相關個股。
例如,截至7月14日,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創新升級混合成為健帆生物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除此以外,和一季度末相比,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華寶中證醫療ETF加倉健帆生物超過300萬股。
類似的還有,截至7月20日,楊楨霄管理的易方達醫療保健行業混合、陳皓管理的易方達科翔混合成為九強生物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量均超過500萬股。
不過,在部分個股的操作上,機構之間也出現分歧。例如,截至7月12日,和一季度末相比,吳遠怡管理的廣發科技創新混合和廣發價值核心混合均小幅減持英科醫療,萬民遠管理的融通健康產業混合則成為英科醫療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
醫藥板塊調整已長達兩年多時間,截至2023年8月3日,2021年2月10日以來申萬醫藥生物指數跌幅超過35%。醫藥板塊后續機會究竟如何?多位受訪人士表示,醫藥行業或已處于底部區域,配置價值已有所顯現。
“醫藥板塊經歷了長達兩年多時間的回調,目前處于底部位置,后市不必過度悲觀,看好未來幾年醫藥行業EPS(每股盈利)和PE(市盈率)雙擊的機會。”萬民遠說。
諾德基金基金經理朱明睿表示,當前醫藥板塊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底部,且不少優質企業仍處于高速發展期,并未呈現增長乏力態勢。其中,醫療服務、藥品、器械等細分賽道有望快速實現業績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