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4月22日, 主營數碼配件的重慶紫建電子(301121)發布2022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2億元,同比增長15.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183.54萬元,同比下降58.4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320.16萬元,降75.70%;基本每股收益0.71元。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含稅)。
4月21日,紫建電子報收48.97元,跌4.69%,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下跌5.00%,同期上證指數上漲6.86%。
年報顯示,紫建電子在2022年營收保持平穩增長的背景下,凈利潤卻下滑,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受國際環境復雜嚴峻等綜合因素影響,公司運營成本增加;二是主要原材料(如鈷酸鋰)漲價,材料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下降;三是重慶云為新能源2022年建成,初期產出較低,固定費用分攤較大,規模效應尚未顯現。
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加強研發投入,鞏固技術優勢。截至2022年末,公司及子公司已累計獲得專利177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國際專利18項。在生產制造方面,不斷通過設備改造、工藝優化、技術升級等工作降本增效,“年產1000萬只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數字化車間”獲評2022年重慶市數字化車間。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467萬元 ,同比下降89.67%,主要是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漲價,購買原材料支付款項同比增長所致。
報告期,紫建電子高層稅前薪酬511.77萬元,其中朱傳欽 (董事長、總經理) 95.26 萬元,劉小龍 (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 )52.70萬元。
展望2023年,紫建電子表示,公司將緊緊圍繞“深耕消費鋰電領域、拓展新興能源市場”的發展規劃和目標要求,積極踐行“應用一代、儲存一代、研發一代”的前瞻性技術研發路線,通過優化產能布局和產線升級、狠抓產品研發和質量品控、加大客戶開發和渠道建設力度等手段,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優勢,朝著“行業領先的聚合物鋰電池專業方案一站式提供商”的戰略目標不斷前進。
去年底股東數為13814人,今年3月31日為100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