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消除職業倦怠。
2、教師參加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隨著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經驗的逐步豐富,以及外部評價的提高,教師自身學習的緊迫感和動機水平逐漸下降,開始滿足現狀。
(資料圖)
3、如果教師自我期待不高更容易定型,容易較早地進入能力發展的“高原”階段。
4、二、培養堅強的意志力。
5、越過發展“高原”,需要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觀,充實和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還要具有堅強的毅力,而不少教師恰恰缺少較高的自我期待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6、三、杜絕知識老化。
7、知識結構是形成教育能力的基礎,知識結構需要不斷地更新才能適應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要,知識結構的定型必然導致知識能力發展上的停滯。
8、擴展資料:教師專業素養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即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實踐。
9、教師的專業精神具體包括教育理念、專業態度和師德。
10、教師專業知識主要包括學科知識、實踐知識和教育類知識。
11、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
12、教師的專業實踐是教師組織和指導學生的認知、達成教學目標的師生共同實踐活動,是教師專業素質的外化形式。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