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月3日訊(記者 鹿凱)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22年,信托業共有9家信托公司宣布增資,合計增資超130億元。
增資額創五年新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2月15日,陜國投信托(股票代碼:000563.SZ)公告稱,其注冊資本將由39.64億增至51.14億,上述變動尚需監管批復。
不久前,華寶信托宣布注冊資本金由47.44億元人民幣增至50.04億元,獲得上海銀保監局核準批復。
另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浙金信托、中誠信托、國通信托、中融信托、廈門信托、陸家嘴信托、華宸信托陸續完成增資項目,增資額分別約為16.99億元、30.78億元、24億元、26.68億元、4.1億元、14億元、1.26億元。
算上上述兩家引戰增資公司,年內信托業合計新增注冊資本超130億元。2018~2021年,行業的增資額分別為216.85億元、201.25億元、292.43億元、151.45億元,信托業增資額出現下滑。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監管政策收緊及行業風險加劇暴露的形勢下,夯實資本實力是信托公司轉型發展的前提和基石,這將有助于提升抵御風險的實力,更好實現高質量轉型升級?!?/p>
另外,記者注意到,2022年增資公司多發生在排名靠前公司,與之相對應,有部分中小公司股份被拍賣,更有些公司小股東在著手出售所持股權。
多家公司小股東欲退出
僅去年11月,在全國產權交易中心,就有三家信托公司股權正尋求轉讓。其中,西部信托0.18%股權轉讓低價為1190萬元,中鐵信托0.826%股權轉讓低價約1.08億元,北方信托3.89%股份轉讓低價為2.65億元。
同樣是11月,北京宏達信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將所持的北京信托1.64%股權拍賣,但因無人出價而流拍。當時,該標的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的為起拍價2.2523億元;也是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某有限公司持有的華融信托7.32%股權一拍,也因無人出價而流拍結束,當時該標的起拍價為4.93億元。
記者發現除上述公司股權被拍賣外,2022年還有多家信托公司小股東擬出售股權。8月29日,先是全國產權行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披露信息顯示,中海石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海油投資 )擬以底價2.65億元掛牌轉讓北方信托3889.2019 萬股股份,占其總股本3.89%。
8月31日,百瑞信托外資股東JPMorgan Chase&Co.(“摩根大通”)發來的《轉讓通知書》,告知公司其將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所持百瑞信托19.99%股權一事;同時百瑞信托控股股東電投產融(股票代碼:000958.SZ)將放棄優先購買權。
之后不久,安信信托(股票代碼:600816.SH)收到上海銀保監局出具的《審慎監管強制措施決定書》,決定采取以下審慎監管強制措施:責令其控股股東國之杰自收到審慎監管強制措施決定書之日起1個月內轉讓持有的安信信托全部股權。
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4到7月,先是北京銀保監局審核,同意中國海外工程將其持有的金谷信托1.46%股權轉讓至中國信達;6月東莞金融控股集團受讓幾家小股東持有的24600 萬元股公司股份;7月,中國中煤能源集團為進一步調整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更好聚焦主責主業、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將其所持有3.3921%中誠信托股權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前,今年已有超10家信托公司傳出股權轉讓或拍賣等消息。
對于頻繁出現信托公司股權變更,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表示,近年來,部分信托公司希望通過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或調整股權結構來推動實現業務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而度過行業轉型艱難期。
年內多次出現信托股權轉讓的原因,主要是股東退出非主營業務,且多為小股東調整,未來隨著專業化分工的進一步深化,股權轉讓的趨勢或將延續,但這并不能說明信托公司估值正在貶值;其次,是因為信托股權市場接受度低,流動性差,一位業內研究員對記者表示。
未來,隨著信托業務細分發展深化,股權轉讓趨勢可能還會持續。由于各家信托公司的股東背景、資源稟賦及戰略布局不同,可能會造成公司轉型成效差異化。而伴隨信托公司引戰增資、小股東退出等股權調整,信托業面臨轉型壓力、新業務拓展等情況下,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信托公司管理層等人才組織結構發生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