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上周,市場主要指數齊齊反彈,資金紛紛進場掃貨。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獲336億資金凈流入,上證50滬深300ETF、創業板ETF等凈流入資金量居前;證券ETF、科創芯片ETF、光伏ETF份額增長較多;半導體ETF、家電ETF、養殖ETF遭遇凈流出。
336億資金進場掃貨
(資料圖片)
寬基指數ETF成吸金主力
上周,大盤探底反彈過程中,資金大舉進場。Wind數據顯示,733只權益類ETF(統計股票ETF+跨境ETF)凈增248.37億份,以成交均價測算,上周股票ETF獲約336.41億元凈流入。
其中,6只股票ETF獲得10億元以上的資金凈申購,其中5只為寬基指數ETF。近期持續調整的上證50ETF、滬深300ETF以及處于歷史低位的創業板ETF等都有較大資金凈流入。
具體來看,華夏上證50ETF的份額單周增加了15.43億份,估算凈流入資金近40億元,成為最受資金歡迎的股票ETF;流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凈申購資金達到37.48億元,同期,易方達創業板ETF吸金26.24億元。
除了寬基指數,證券、芯片、光伏、人工智能等行業主題ETF也獲得聰明資金的青睞。據估算,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凈流入10.1億元,是上周唯一一只吸金超10億的行業ETF。
此外,科創芯片ETF、紅利ETF分別獲得8.75億、7.01億凈申購;光伏ETF、人工智能ETF、醫藥ETF、券商ETF均獲得超5億資金的凈流入,醫藥ETF獲逾5億元資金搶籌。
業內人士表示,經過前期持續調整蓄勢后,各主力寬基ETF開始獲得資金青睞。而聰明資金進場掃貨,源于對A股呈底部特征的確認。
在資金流出方面,總體呈現越漲越賣特征,資金止盈姿態明顯。上周5個交易日,行業主題類窄基ETF凈流出明顯,凈流出資金量前15位的ETF全部是主題基金。其中,有9只ETF份額減少超過了1億份。央企紅利ETF凈流出資金4.85億元,成為上周失血最嚴重的股票ETF產品;半導體ETF、家電ETF和養殖ETF、芯片ETF份額分別減少了4.9億份、3.14億份、3.52億份、2.13億份,凈流出資金均在2億元以上。
重點關注成長賽道
5月份震蕩行情過后,公募人士對后市謹慎樂觀。A股短期或繼續震蕩分化,市場下跌空間已經縮窄,中長期維持震蕩向上的主基調。
平安基金基金經理神愛前表示,近期受經濟預期調整影響,市場出現回調,市場風險偏好走低,成長性行業受到波及,出現跟隨式下跌。但他堅定看好成長風格,行業的產業趨勢逐漸清晰,市場企穩后,成長風格將領先市場上漲。未來幾年經濟處于轉型期,政策導向的科技、高端制造、醫藥等成長性行業的對比優勢有望繼續擴大。
富榮基金基金經理李延崢認為,當前市場位置、成交額、股債收益差都已接近2022年4月底和10月底的位置,資產價格反映了大部分的悲觀預期,市場或已進入“價值區間”。市場處于基本面和估值提升邏輯再均衡的過程中,重點關注成長賽道,如半導體、計算機、醫藥、光伏等板塊;國企資產重估下的建筑、電力、電信等。
在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看來,影響接下來資產配置的核心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政策密集出臺后的效果驗證決定了結構性的機會和持續性;二,海外流動性收縮沖擊和高通脹壓制下的海外經濟需求是否加速萎縮;三,金融屬性、需求預期弱化、供需缺口改善,部分產業上游成本緩和帶來的機會。未來3個月,穩經濟重要性提升,外部和疫情擾動減弱,業績預期改善,預計權益市場將震蕩反彈。
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目前無論是國內基本面還是海外流動性都沒有看到大的變化,但風險已有所釋放。在指數出現調整、整體估值在歷史區間下沿的階段要采用賠率思維,堅定買入看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