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廣西新聞網大化11月18日訊(通訊員 藍本能 黃晗)“我只用半年多時間就攢下305分文明積分,今天換得好多物品,非常開心,我打算今年再多攢點積分。”近日,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貢川鄉清坡村村民韋鳳金手里捧著剛兌換的商品高興地說。
志愿者排隊登記文明積分。通訊員 藍本能 攝
今年以來,大化以“十個好”為標準,積極推行文明實踐積分制,全面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讓群眾用付出得積分、兌商品、贏肯定,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內生動力,投身文明實踐,促進鄰里團結、村莊和諧。
“做好事能積分,用積分能換物品,自從村里推行積分兌換制度后,村民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大家平時和睦相處,改變了過去碰事‘要我去’到現在遇事‘我要去’,摒棄了‘等靠要’落后思想,現在大家都積極參與鄉村治理,為村里做好事、做善事。”清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韋良高說。
群眾用積分免費兌換生活物品。通訊員 藍本能 攝
群眾用積分免費兌換生活物品。通訊員 藍本能 攝
據悉,目前全縣已建成文明實踐積分超市共38個,共有19家愛心企業向積分超市捐贈物資,折合9.8萬元。在桂志愿注冊志愿服務團隊有121個,注冊志愿者81001人,發布志愿服務項目1205個,累計服務時長超過2500萬個小時,受益群眾超3.9萬人次。
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積分超市。通訊員 藍本能 攝
大化文明辦主要負責人介紹,在全縣各行政村積極推行“積分制+”兌換制度,極大調動群眾參與移風易俗、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群眾做好事既受到了精神鼓勵,又得到了物質實惠,也有效激發了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全縣共有自治區文明村鎮11個、市級文明村鎮4個、縣級文明村鎮104個、縣級以上文明村鎮占比6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