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

三山中心小學:一曲田歌,唱出非遺文化新活力_天天熱聞

時間:2023-05-30 06:06:13       來源:金山網


(資料圖片)

“一只那個麻雀來嗨一個頭,兩只那個眼睛來嗨烏溜溜……”在丹徒區三山中心小學“田歌娃”藝術教育中心,同學們正在演唱“丹徒田歌”《車水號子數麻雀》,歡快的旋律、動感的節奏,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4次登上央視舞臺,5次榮獲全國大獎,田歌已成為我們這所鄉村小學一張靚麗的藝術名片,讓孩子們飛向更為廣闊的天地。”校長蔡金培無比自豪地對記者說。

被列入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丹徒田歌”,是吳文化地域傳統民間文化藝術的一朵奇葩。在“雙減”背景下,三山中心小學堅持開展以“丹徒田歌”為特色的教育活動,對原生態的丹徒田歌進行挖掘、傳承,并賦予其鮮活的時代特質,形成學校特有的課程體系,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和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讓非遺文化在保護和傳承中綻放異彩。

漫步校園,田歌文化元素移步可見。在廣場地面上,雕刻的“二十四節氣”圖展示著節氣變化與農耕的關系;在廣場一側的“知耕園”里,水墨《耕牛圖》呈現著農民勞作時的場景;在開放式農耕文化博物館里,一件件瀕臨消失的農耕用具向學生們訴說著傳統“農耕文化”的悠悠過往;行走在廊道上,圖文并茂的田歌娃“新三字經”讀之朗朗上口;在班級門前的墻壁上,是一塊塊田歌文化欄、圖片墻……置身于特色鮮明的田歌校園文化環境中,學生們在“農耕文化”潛移默化的熏陶下,樹立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理念。近年來,學校還建成了“田歌娃”藝術教育中心、“田歌娃”科學實踐中心、“田歌娃”圖書閱覽中心、“田歌娃”信息技術中心、田歌文化電教館,進一步豐富了田歌特色教育的載體,提升了教育質量與品位。在田歌文化電教館內,記者看到,該校將歷年來采風、編排的田歌類節目分門別類陳列在館中,并通過現代多媒體設施設備,將沒有文字記載、口耳相傳的丹徒田歌予以記錄與收藏。

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是特色教育得以實施的課堂教學基礎。該校提煉和挖掘田歌精神核心“勤、樂、創、美”,并以此為基點開發學校校本課程,先后推出了《吳韻詩意的丹徒田歌》《快樂的田歌娃》《田歌童畫》《二十四節氣與農事》等校本課程,讓田歌文化循著“藝術—文化—精神”的路徑逐步提升,涵養學生的勞動情懷、增強勞動意識、提升勞動素養、養成勞動習慣。學校還以“田歌+”為拓展,為學生打造音樂、美術、舞蹈等形式相互支持和相互補充的藝術學習主題,延伸研發了田歌童畫、田歌剪紙、田歌泥塑、田歌手工、田歌體育游戲等綜合實踐課程,豐富教育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值得一提的是,該校利用樓間空地開辟出勞動實踐區,劃出20個“責任田”,分別落實在3-6年級16個班級名下,種植瓜果蔬菜,把田歌學習的“靜態作業”轉化為“田間勞動”的動態實踐。學校成為鎮江市首批特色學校。

“將非遺田歌引進學校特色教育,開展富有特色的實踐活動,‘減負不減質’,提升了學生核心素養,形成傳統文化與核心素養有機統一的育人新模式,為鄉村教育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蔡金培表示。(記者 崔寧華通訊員 凌光明)

標簽: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