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李若是迄今為止NBC唯一一位出生于中國大陸的記者。資料圖
美國共和黨國會領導人麥卡錫(Kevin McCarthy)周四再次輸掉眾議院議長第七次投票,依然沒有獲得當選國會議長所需要的218票。在選出議長之前,國會眾議院不能進行任何其他事務,國會工作陷入停頓。共和黨內斗分裂并拆臺,令支持者大失所望。洛杉磯NBC資深華裔媒體人李若批評,共和黨人自我意識膨脹,不團結,以及嚴重脫離群眾,是其兩大弊病。
作為多年的共和黨支持者,李若指出,如果國會眾議院議長投票麥卡錫繼續不過關,共和黨內對他的支持度會進一步下降。無論將來誰做議長,共和黨議長的席位將繼續被弱化,這次的情形,很可能更加弱化。他認為,這些反對者非常不現實,甚至自私,他們需要授權于麥卡錫來實現目標,而不是拆臺。“希望他們治理國家而不是內訌,否則,對共和黨整體形象都非常不利。”
他批評,共和黨有兩大弊病,從過去幾任的國會領導人選舉都反映出共和黨內部嚴重的內斗和不團結。共和黨的兩大弊病,這是其中之一。其次,共和黨嚴重脫離群眾,內都分裂不斷,經常出現黨內不同的派系之爭。他認為,原因之一是,共和黨的理念鼓勵公平的機會,追求個人成功,多數人屬于比較典型的自我意識,很自負,誰也不服誰。原本美國政治就是一種個人行為,會產生個人意識膨脹的行為。無限度的自我意識這也是美國社會現象的特色。他認為基于此,共和黨內不務實的人特別多,每個人都只有自我,難免互相排斥。但沒有一個內部分裂的黨是健康的黨。這次共和黨的分裂內斗,會讓很多不關心政治的選民看到,共和黨的不團結,可能造成一盤散沙,成事不足的印象。尤其中間選民很可能不會再信任共和黨,這對共和黨未來長遠的政治前途至少有相當程度的傷害。共和黨將何去何從,令人擔憂。
但反觀民主黨雖然挑動群眾斗群眾,但是很成功。李若稱民主黨是馬仔政治特色,寧愿為黨鞍前馬后,可能議員不為小區講話,甚至不為自己講話,但都甘愿做民主黨的發聲筒。
李若強調,支持國會本黨領袖順位成為議長,這是美國政治百年的慣例和傳統,否則,如果一直選不出議長,眾議院無法啟動工作,118屆國會將可能遭遇停擺。但在美國反而這些不順服喜歡出風頭的政治人物更容易得到關注并獲得重用。他舉例,副總統哈里斯就是典型。當年在民主黨總統辯論會現場,她因挑戰總統候選人拜登獲得關注度,之后,回報她的是成為拜登總統的搭檔副手。
李若對美國政治和歷史了如指掌,如數家珍。他講述,美國歷史上上一次議長投票經歷多輪投票的情形是在 1923 年,當時的議長弗雷德里克·吉列 (Frederick Gillett)在第九輪投票中才贏得連任。更早的一次是在1849年,國會眾議院經過19天時間開會,一直無法選出議長,以至于退而求其次由多數國會議員投票選舉議長。國會成員最終多次選舉以多數票確認了議長人選。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